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马谡别传 > 第七百八十八章 孟达之死(10)

第七百八十八章 孟达之死(10)

    诸葛亮受诏回到丞相府,开始排兵布阵。

    他这次带的将领,几乎是南征时的全班人马。

    只有庲降都督李恢、牂牁太守马忠、牂牁郡丞张翼,因职责所在,没有参加。

    还有张嶷、关索,因为伤病没有痊愈没有参加。

    这次北伐,诸葛亮和马谡都知道,不可能成功。

    关中城池众多,魏军分散防守,蜀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攻城略地、斩将立功是不难的。

    有肉大家吃,有功一起立。

    这次参加北伐的将领,不能再局限于李严和诸葛亮阵营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大小势力,都派人参加了。

    诸葛亮把军队分为前督、后军、中军三部,共计十万大军。

    前督部大将,诸葛亮本来想起用赵云的。

    但想着赵云是五虎大将硕果仅存的一员,不知他自己是什么想法,觉得请将不如激将,就先任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统领前督部,给他配的副将是巴西太守阎宇、安乐亭侯吴班。

    因为汉中郡是北伐的前缘阵地,有诸葛亮亲自调度,军事上不用担心,但政务还是需要有人负责。

    诸葛亮让吕义接替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主要负责政务和维护地方治安。

    后军领兵使,这个这位置也比较重要。

    他考虑起用李恢、马忠,甚至考虑过李严。

    但转念一想,南中初定,李恢、马忠离不开,而李严不担负责接应孟达从房陵郡退却,还要提防孙权突然反水。

    最后,诸葛亮任命都亭侯、关中都督吴懿为后军大将,副将玄都侯高翔,副将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诸葛亮自领中军。

    任命扬武将军邓芝,为中监军;

    安远将军、越巂太守马谡,为中参军;

    绥军将军杨仪,领长史;

    樊岐,为行军从事;

    樊建,任典军书记;

    董厥,任丞相令史——

    帐前护卫: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随中军统兵将领,还有阳群、马玉、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一共统领十万大军。

    以上一应官员,都随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前往汉中。

    魏延已经在汉中,统领三万精锐,只等诸葛亮到达,就接管前督部。

    在越巂练兵的马谡、王平、陈式、张休、李盛、爨习、孟琰,统领约一万五千人,等开春后再开拔到汉中。

    诸葛亮所有大军加起来,不足十五万,诈称三十万。

    诸葛亮安排已定,召集诸将,宣布任命。

    所有将军全部安排完毕,却没有永昌亭侯、镇东将军赵云的职务。

    虽然赵云年过六十,因为坚持练武,体力并没有明显衰退,这次他前来领命,却不见安排,就站起来对诸葛亮说道:

    “我刚过六十岁,较之廉颇、马援,尚要年轻不少。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丞相何故不用我?”

    诸葛亮非常伤感的回答道曰:

    “我自平南回成都,马孟起病故,我非常可惜,如断一臂!今将军年纪虽然比不得廉颇、马援,但是我蜀汉的定海神针,倘在战场上稍有参差,不担动摇将军一世英名,也减却我蜀汉大军锐气。”

    诸葛亮惯用激将之法,这次却不完全是,赵云却不管这么多。

    他的二个儿子赵统、赵广,武功虽说不差,但都难以继承他的衣钵,想要战场上博取爵位,基本没有什么希望。

    他想在有生之年,再获得军功,给他们争取荫官。

    他高声对诸葛亮说道:

    “我自跟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请丞相下令,我愿为前锋!”

    诸葛亮这次虽然也想激将,但也不想赵云有所膳食,再三苦劝。

    赵云发狠道:

    “如果丞相不用我,宁愿撞死在这阶下!”

    诸葛亮无法孔明曰:“将军既要为先锋,须得有一名副将相助。”

    刚说完,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站起来说道:

    “我愿助老将军先引一军前去破敌。”

    让邓芝相助赵云统军,是诸葛亮早就定好的方略。

    于是,诸葛亮拨精兵五千,交由随赵云、邓芝率领。

    诸葛亮刚要开拔,侍卫报孟获有机密信件送到。

    诸葛亮把信使唤入帐中,其人呈上密信。

    诸葛亮拆开信件,看到孟达在书信里,并没有宣布叛魏归汉,也没
新书推荐: 高武:就这样,我混成了反派 我的七把神剑会说话 时空乱叙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青春期发疯组团重生 穹顶:2084 荒村血祭 七零嫁不育军官,军嫂多胎被宠翻 绝密:代号半仙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蹲守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