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棣接着说道:“而盆乃是彭生,现在就在裴淑妃的紫兰殿里任职。郭健是我后来收买的,王灿是我安插入宫的,朴伟则是郭健在尚膳监之时发展出来的。就彭生最为特别!”
“如何特别?”王无岁问。
刘梦棣应道:“我没住进五叶庄的时候,是住在皇子里所的,那朴伟即是我在皇子里所蛰伏之时伺候我的宫人。后来我搬出皇子里所,除了几名心腹宫人跟随我来到五叶庄之外,别的宫人都被内务府给调回去了!”
王无岁笑道:“六爷带在身边的应该只是伺候你的宫人吧?真正的心腹其实就是那位彭生,您是有意让内务府的人将其调回宫里去的!”
刘梦棣笑道:“事实即如禅师所言。可我也没想到那裴淑妃因怀恨于我,从内务府将彭生就直接给调到她宫中去,尽让其做些最苦最累的活,把他当成我来折磨!”
山滔笑道:“有这四人足矣!六爷只需依我几件事情,裴淑妃非得做出这等事情来不可!”
“哦?山先生已有主意?还请速速讲来!”
刘梦棣与一众谋士坐在一起,就这么商讨起了一些计划来!
……………………………………
在与众谋士议定了一些事情之后,刘梦棣这才带着莲儿等人前去追赶自己回程的队伍。
等到刘梦棣与队伍秘密汇合,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穆祖之真不愧是个管理后厨的人才。
就那一时半会,他就将五叶庄上上下下人的饭菜都给做好了,一点也没有耽误吃晚饭。
其实他的做法也十分简单,就一个字,蒸。
古人的灶一般都有前锅后锅之分。
火在前锅烧,会往后锅里冒,所以一般前锅在煮饭,后锅就会在烧水。
古人的饭大部分是炊出来的。
所谓的炊,就是先把米放入锅煮个半熟,然后捞出放进蒸屉里炊,等炊熟了之后再移入后锅,用后锅的余温存热。
男主人回到家中吃的每一口饭都会是热的,一天的劳累也就消失不见了。
网络上曾有人笑话大漂亮国油管里的白人不会煮饭,把饭从锅里捞出来再进行煮或炒。
其实真正不懂的人却是他自己,这样做出来的饭其实更加粒粒分明,不会糊在一起,甚至还特别有嚼劲。
谁让现代人已经用习惯了电饭煲,已经不明白炊是什么意思了。
刘梦棣的五叶庄当然不只有一台灶,几个灶台一起弄,不仅把饭都给饮熟了,连一些蒸菜也一并给做好了。
为了不串味,穆祖之甚至用荷叶将不同的菜都给包了起来,有一些肉菜只要泼上油就能马上入席。
除了这些,穆祖之还用小火炉烧炙了一些肉串出来,撒上了西域进来的香料,与现代的烤串几乎就没有什么匹别。
有烤串怎么可以没有酒呢?
为了这些烤串,刘梦棣亦是喝了个半醺。
吃完饭,天也就黑了。
刘梦棣回到自己的房中捧着一本书就看了起来。
这本书不是别的,正是当初刘梦棣从刘泷手头给盗出来的那一套论语其中的一册。
那套论语刘梦棣原本是送给了沈同和,被沈琳琅借去看,可没几天那沈琳琅却是将它送给了“罗翰文”。
如此一来一返,那本论语又回到了刘梦棣的手中。
在五叶庄里喜欢看书的可不只有刘梦棣,还有文卿梅。
虽然论语一直就放在刘梦棣的床头,但文卿梅时不时地会去翻看,生怕刘梦棣把那套珍贵的书给翻坏了。
所以,当刘梦棣正在看那本书的时候,文卿梅亦是担心进到房间里来假装指导夏采荷收拾房间里的物件。
刘梦棣的心眼多深,哪里能不知道文卿梅的心思。
他甚至假模假样地去撕书,引得文卿梅注意,将文卿梅好一阵调戏。
那文卿梅被刘梦棣调戏得脸上红一会、粉一会,显得格外好看。
刘梦棣将书放回到床上,轻声问道:“梅儿,今天夜里就不走了吧,就睡在我房里可以吗?”
文卿梅红着脸低下了头去,轻轻地摇了摇。
其实她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她还在孝期之内!
文卿梅羞羞地说:“爷想要的话,我去把莲妹妹叫来吧。”
“不。”刘梦棣说:“她今日陪爷我奔波了好久,也挺辛苦的。且她还得寻思着怎么把明年青楼的计划章程给写出来,你就别去烦她了。爷我要是折腾她一夜,她明天可没那精力与心思去写章程,如此会坏了爷我的事情,还是让她好生休息吧。”
文卿梅小声地说道:“你哪里真能折腾一夜,上一次你一刻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