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颠化种。
这段经文是开示行者进入识阴区宇所出现的第五种邪知邪见,「生无生执」。这种邪知邪见是说,无情物能生有情,反而把无情物作为我们成佛的真本、真因,把无情物作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把不能生执着为能生。下面来看经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重复经文解释同上。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行人在进入受阴、想阴和行阴的过程中,六根通用已经在逐步地展开,那么到了识阴阶段就会更加熟练。越熟练人胆子越大,但有时候胆子太大了也可能出事故。便于圆化一切发生:「圆化」是他在识阴区宇已经体会到行阴身和识阴身那个圆融变化的妙用,但不是非常真实,更不叫圆满,所以容易造成一些偏解。有情无情可以相互转化,但并不是无条件无因缘地转化。
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这是讲外道认为可以以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为本修因,而成就佛果。你想想看,有情的这个意识心都不能叫我们成佛,这种无情物(虽然也是有情,但它的那种意识层次是不是更低啊?)能帮助我们成佛吗?是不是好笑啊?但为什么讲地也是佛,水也是观世音?这是从其本性而言。同时呢,无分别不妨分别,他在现在的境界上烦恼习气很重,很执着,不能起妙用,不能马上解脱自己。
「求火光明」,这是拜火神,认为火就是真心本来面目,火就是真理,能救我们。这也是心外求法啊!为什么修火观的人可以在火里睡觉,在火里吃饭,吃火跟喝凉开水一样?因为他的心时刻用在这里。「乐水清净」,也就是以水作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通过拜水求得水的加持就能解脱。他认为世界上的水就是佛,就是大解脱,所以把自己也变成水。月光童子在定中是不是水呀?而且他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修水观,将来就是水神。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八万大劫中看到了水能变成有情,火、泥巴、风都能由无情变成有情,变成人——这里我告诉大家,风本身这个无情物就能变成有情,泥巴块就能变成有情——这是外道在禅定中看到。
我们是通过佛所解释的发生日食和月食时使得很多无情物转为有情的这种现象和过程,出于对佛的深信不疑,我们相信无情物和有情可以互变,有情也可以由无情物转成;但是它能够变并不等于它现在就成佛,它能变也不等于它就能够叫我们变,外道就外在这里。它就是佛,也不能叫我们变佛,变佛要靠我们自己修行。在这里呢,求火叫崇火外道,求水叫崇水外道,求风叫崇风外道——「爱风周流」,求土叫崇土外道——「观尘成就」。这些法门虽然是外道,而依之修行都能得到一定的人天福报。但是修求土外道不可以变成土,变成土那是堕落,没智慧的人才变成土。所以我们可以变成土地神,变成风神,变成这一类的众生,能得到这些福报的属于歪门邪道有福报,但福报满了以后还要往下落,就变成那些精怪之类的。
「各各崇事」,各以地、水、火、风作为修行入手之处,作为所谓的真理,来依之修行、来成就自己的定力。把心定于这一处,也能成就很大的力量,还靠各人修行的精进程度。
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这里的「群尘」是指地、水、火、风这四大类,这每一类其实都包含无量类。比如地大里面有金、银、铜、铁等种种种种的元素,水里面有酱油、醋、葡萄酒、老白干,还有汽油、柴油……都是无量的,风还有冷风、热风、大风、小风、微风,还有妖风、菩萨风。以我们无量种心态就可以刮出无量种风来。我们在比较粗浊的六识心态中你体会不到,当你心细了以后,就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风不一样。「发作本因」,作为了生脱死成就自己的指导思想、指导法门。「立常住解」,外道认为世间一切皆无常,惟把此理(无情物能生有情,并能依此成就圣果)作为常住。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生无生」,是非生计生。他认为地、水、火、风这种无情物能够生成有情,生成万法万物,能够成就了生脱死出世的圣人,是非生计生,并不能成就,他妄计为成就。
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兄弟三人,老大带领五百人,老二带领三百人,老三带领二百人,兄弟三个都是拜火教。佛当年首先度化的是老大,是以借宿的理由来到他的修行处,佛说:「我可否在这里借宿一晚?」那个老大很狂妄啊,就故意逗佛:「倒是有个地方,可是那里不能住啊!」佛讲:「怎么不能住啊?」「那里有条火龙,你去了以后它会把你吃掉。」佛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讲:「那就去试一试嘛。」到了第二天早晨,他看到佛居然还在那呼呼大睡,就把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