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鳏夫的文娱 > 第二三三章【他的地位】(求订阅)

第二三三章【他的地位】(求订阅)

    京城,兴华胡同。

    虽然说,林有成后面要去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讲课,但还不是现在,讲课的日子还没到。燕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鲁迅文学院联合招收文学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从1988年至1991年,这真也算是特列的一次联合招生。

    余桦,莫唁就将是这个班的同窗同学。

    除了这两位还有像迟子健、刘振云、严歌铃、毕书敏等作家。

    其实最初一开始燕京师大研究生院之所以办这个写作班,也是有和上面部门表示现在一些作家虽然有才华,但是文化程度限定了文化视野,因此需要系统的课程教育,看看人家外国人是怎么写作的,以及国内的一些前辈是怎么写作的。

    这也是这个写作班的由来。

    虽然是这个原因,最初一开始燕京师大副院长,同样也在作协里面的童庆有提到让林有成讲课。

    虽然林有成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写得小说却是在国外也十分受欢迎,不说《嫌疑人x的献身》在国外十分受欢迎,拿了岛国的文学奖,改编的电影拿了戛纳的金棕榈,另外那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间奇事》也是相当不俗的作品,完全不同于国内文学圈里面的伤感文学和寻根乡土文学,独具风格,充满奇幻和现实色彩。

    其实最初一开始面对文学院的邀请,林有成是打算拒绝的,甚至还有谦虚地说自己应该也去入学。

    不过很显然鲁迅文学院那边自然是不会让林有成这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去当学生,要知道这一次招生门槛可以说是相当低,只要是小学毕业,发表过一篇作品的,文学院写作班都要。

    因为最初一开始文学院和燕京师大的想法是入学门槛很低,但是出去的门槛很高。

    其实在现在报名的人中,有一些是很有才华的作家这都是已经为人所知的,像其中两已经很出名的作家,刘振云和莫唁,至于以后陆续出名的还有余桦、毕书敏、迟子健虽然说名气不足,但也有发表过作品。

    因为这个作家班是上面某部批准的,因此几乎国内所有的年轻作家,已经出名、半出名和未出名的作家,纷纷从全国各地来报名,非常热烈。

    现在这个时候都觉得文学是一个门路,要是文学搞成了,可以靠它吃饭。

    像莫唁都是首先报名的,他们本来在鲁迅文学院读过一届培训班,现在又来读研究生班。

    林有成也参加过一些文学讲座,分享过一些一些文学创作的想法,对于要去给那些发表过作品的作家讲课,自然也是有准备一番,当然现在林有成还不着急。

    林有成现在并没有特别在意作家班担任讲师的事,但是在那些报名参加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的学生心里却是相当在意林有成这位作家。

    尤其是在知道林有成很有可能将会给他们讲课之后,甚至都有在讨论起来林有成这位作家。

    “听童院长说,有邀请林有成给我们讲课。”

    刘振云这话,让身边不少人纷纷表示十分意外。

    “没想到他会来,我特别喜欢林有成写得那部《人间奇事》,写得太好了,现实与奇幻的结合,关键还埋了那么精彩的伏笔,里面的《风声》真得太令人震撼了。”

    “是啊,他前面发表的那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也是充满想像力,虽然是科幻,但充满真实感,相当动人。”

    “我最欣赏的还是他那部《嫌疑人x的献身》,那个犯罪手法真得现在想想都觉得觉得不可思议,第一次看到真相的时候真就是头皮发麻,太精彩了!”

    “没错,完全想不到的手法,听说那里面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真实难题的数学答案。”

    “虽然有人评论林有成最擅长写爱情小说,但是林有成写得远不止是爱情,像《风声》、《天狗》,还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战争子午线》都有战争,也是有现实社会矛盾的。”

    “说得一点都没错,即便是写爱情,林有成都会尝试不同的题材,关键每一部爱情小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像这次的科幻题材,结合爱情,真就有《百年孤独》的爱情永恒感。”

    另外一旁的毕书敏听着身边人的话,连连点头,一脸认同,又忍不住说道:“《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真得想像力十足,我特别喜欢他说得,在时间的长河里遇见爱情,本就是一件充满科幻的浪漫故事。”

    “讨论林有成的文学作品,那你们可别忘了他那部《情书》,那个时候可是在京城里面都相当火热,那段时间的邮递员同志一个个可都是有够辛苦的。”

    “是啊,《情书》这部作品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忽视。”

    “说来,林有成真就是什么文学风格都有在尝试。”

    “其实这就像是林有成自己说的,他写的并不是什么伤痕文学,也不是什么先锋文学,就是写得人民文学。”

 
新书推荐: 偷听心声后,垫脚石家族杀疯了 解救女鬼,救出个娇艳女友 成为反派,我该做什么? 挽清小主养成记 福利院的哭丧者 综影视之拆cp我很专业 人在蘑菇屋,怎么嘉宾全是前女友 我陪美女去看海 穿越次元的旅程 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