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这些东西太深了,我们不懂,您看着办吧。”胡汉三最终代表其他将领的意思,略微无奈地开口说道。
原本以为是简单的类似赊账的事情,但首长那么一问,这里肯定有很多道道,想不明白便不想了。
胡广也不在考他们,直接点头略作解释道:“就目前来说,我们叫天军在关内的真正影响范围,其实只有陕北这一块,南到延安府,东到保德、绥德一线。虽然有过诸多努力,但其他地方的影响力受制于交通等要素,毕竟还是有限。”
他说到这里,缓缓地扫视在座的将领,认真地再说道:“这次的互市,明国允许我们去关内通商,这对于我们叫天军来说是个好机会,一个扩大影响,扩大知名度,把叫天军的一切传播到尽可能远的好机会。这有利于让我们的理念先一步影响明国其他地方,我们叫天军在将来能降低夺取天下的难度……”
胡广在描述这个的时候,脑中闪过后世的例子,革命的种子洒遍九州大地,革命锦旗所指,各地百姓群起响应。
说起来,明国各地的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稍微有点天灾**就是破家的下场。苛政猛于虎,官吏的贪欲填不满,人命贱如狗,甚至连狗都不如,比起后世,或者更为凶残。
虽然是比后世早了几百年,但胡广相信道理是相同的。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看到一丝能活得不错的希望,便会牢牢去抓住。不说为了别人奉献自己的生命,至少会为了自己能活命而去革了别人的命。
之前的时候,胡广也一直在为这方面努力、布局。比如叫天军的俘虏政策,情报人员的布局等等。都是为了向各地的百姓传递叫天军的信息。
但明末这个时候,交通还是不方便。大部分百姓就其一生,也只是生活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而已。只有商人。才有走南闯北的机会。
而如今,朝廷竟然送来了这么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胡广也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他稍微解释了下朝廷的“赊账”会带来的好处后,便结束了这次会议,马上开始梳理和三边总督陈奇瑜即将开始的谈判。
几天后,胡广便正式和到达的陈奇瑜进行了来回拉锯的谈判。得益于他事先知道明末人对于朝廷这种“赊账”做法的认识不深,因此运用谈判技巧,又是恐吓又是威胁,最后加上蜜枣的方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
双方的主要诉求有以下几个,在朝廷方面。要求叫天军供应尽可能多的轰天神炮、轰天神雷、燧发枪,并雇佣叫天军的人去帮他们打建虏。另外有关于水泥和无色琉璃等物资,也要求尽可能的便宜。
胡广最终的答复是,轰天神炮、轰天神雷、燧发枪这些最为厉害的军火可以给,但第一次交易时,轰天神炮最多给十门,每门配五个轰天神雷,燧发枪可以给五十枝。
不过叫天军人数太少,目前没有人力能派去抚宁。至于这些火器的使用,朝廷可以派人来学。叫天军愿意教。
但前提条件是朝廷必须答应叫天军的条件,即赊账可以,但叫天军派出的商队必须要保证安全。如果有事必须追责。要是叫天军的商队有犯错,可以遣返回榆林,由叫天军严惩,明国无权对其进行处置。
另外富饶的江南你不给我去做生意,那其他地方总要开放吧?否则就陕西这穷地方,那还不如不做这个生意呢!
对于此,胡广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不这么做,恐怕叫天军的商人就不愿意到不安全的明国去做生意。这样叫天军就收不到税,那军火卖给明国就亏大了。亏本生意绝对不能做。
至于水泥,在胡广的描述后。也成为了半军需物资,至少在抚宁一线,修筑军事防线时,用上水泥的效果那是没得说的。
为了显示叫天军的诚意,只要朝廷来榆林自取,那就按最便宜的价格算。对应的,叫天军的商人在明国可以购买任何物资,明国不得干涉。否则的话,我叫天军把杀手锏都卖给你了,你好意思来干涉?
如果合作愉快,那第二次的军火生意可以继续,等以后叫天军有空了,甚至出兵辽东,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如果朝廷仿制叫天军的杀手锏,这是侵权行为,是要赔钱的。至少胡广事先把这事提了出来,给明国的三边总督陈奇瑜科普了侵权的概念,说叫天军就是有这个规矩,至于朝廷最后仿制不仿制,暂时也管不了。
最后,为了让两边能更好的及时沟通,最好能互派使者。朝廷派人到榆林,叫天军派人到京师。
陈奇瑜在私下得到了一个最便宜的水泥、玻璃价格后,基本上没有和胡广进行一条条地争辩。经过他那进士水平的文笔润色,再次把双方的协议,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师。
在这份急报上,算有一笔非常详细的账目,也就是叫天军卖给朝廷多少军火物资,优惠打折后算成叫天军要收的商人税银,得要商人做多大的生意,多少次的买卖才成。
从急报上很容易看出,朝廷是赚大了。只是有一条,互派使者这个,朝堂上争论比较大。因为如此一来,就等于承认了叫天军是独立的一国。对于本国一个反贼做出这等成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