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卫校开始正文卷第638章工人迟善军之死<b>最新网址:</b>医院用血永远是不够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哪怕可以买血,但你也得有人来卖才可以呀!
越中是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老百姓远没有到卖血度日的地步,所以越中人民医院内的血液科库存长期处于空虚状态。
这年头也没有中心血站,别家医院血液不够还要向人民医院伸手,人民医院反过来去哪里“借血”?
至于免费献血,别开玩笑了。
老百姓有两大顾虑,一个害怕献血对身体有害,这种顾忌哪怕几十年后信息那么发达也没有消除。
第二个,老子免费献血,你血站和医院凭什么卖这么贵的血?为什么你中心血站职工的收入那么高?
那些血液制品的医药公司,哪来的这么多血液原料去生产什么白蛋白针、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8、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等等。
你是免费收到的血,难道不应该免费给病人使用吗?为什么收费还那么贵?远超你的工本费?
献血绝对是一件好事情,是应该鼓励和支持的。
但跟做慈善一样,财务不公开,血液去向不透明,很难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甚至极个别少数地区明明说好家属有过献血,本人或直系亲属可以免费用血。
但当献血者本人或家属急需用血的时候,又说不能免费了,或说献血时间太长过期了,除非重新去献血。
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无疑对免费献血政策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老百姓献血不积极,临床用血就少,很多想用血,该用血的病人都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最后无奈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这就是社会诚信成本太高带来的最大恶果,尤其是国家机构,更应该以诚信为本,要有契约精神,法制精神。
越中人民医院
当一代代鲜血从越钢厂工人师傅那里抽出来,再一袋袋送到血液科的时候,陈棋连病人也不管了。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鲜血高兴坏了,不仅是眼前病人够用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民医院也不缺血液了。
“快快快,赶紧化验,先给我拿1000cc的全血,我有急用。”
血液科的工作人员还挺奇怪:“院长,你要全血干嘛。”
“能干嘛?当然是救人呀,我这病房里还躺着一对可怜的母女,全身烧伤就没一块好的皮肤,啧啧啧。”
“咦,烧伤病人哪怕要输血,首选的也是血浆呀,院长你不会搞错吧?”
工作人员准备好心提醒一下,就怕自家院长搞错了到时出人命就完蛋了。
一般的医生曾经都以为烧伤病人血浆为首选,其次就是一些代血浆制品,比如羟乙基淀粉。
以往研究学者和医生们普遍认为,休克期补充全血或红细胞会加重血液浓缩,增加血液黏度,阻滞微循环,形成血栓。
然而,后来有学者和医生发现,休克早期补充全血后有利于纠正贫血,改善低蛋白血症,减轻组织缺氧和水肿,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内脏器官,改善免疫功能。
尤其是大面积重特大度烧伤病人,补充全血要优于使用血浆或代血浆。
医学是在不断进步的,过往的旧观点是在被不断推翻,不断被新观点所取代的一个过程。
比如法国肝胆外科医生蒂埃里·波拉德和他的同事从自己专业的医学领域着手。
他们搜集了五十多年来关于肝硬化和肝炎的500篇论文,交给专家小组检查。每名专家负责指出该论文是真实的、过时的还是已被推翻的。
他们发现了惊人的现象:保持正确的论文数量明显在衰减。
这一领域的事实的“半衰期”的明确数字:45年。肝硬化或肝炎的医学知识每过45年就有一半过期或被推翻。
意思就是,45年间发表的论文观点,有一大半都是错误的,都被人推翻了。
再比如一个很简单的cpr复苏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这些年来一直在变化。
从一开始的5:1;到后来是15:1;然后又说15:2是正确的;
最后指南上告诉我们30:2才是完美的。
天知道再过上几年,或者30:2的比例会不会又被“证实”不够科学,然后改成30:3呢?或者直接说人工呼吸可以不用做。
所以做医生累呢,因为医生不但考试多,同时还要翻阅大量的医学杂志和期刊,这样才能不落伍,才能保证临床安全。
不但是医生苦,在医科大学读书期间同样非常苦逼。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全国大学生都去“散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