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为国接盘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为国接盘

    重生之工业狂潮第五百六十八章为国接盘一连串消息让宋梓坤觉着憋屈。

    还有一件事让他心疼,那就是由他坐庄的鑫海股份股票一路下跌。

    这次股价下跌不是遭到了狙击,而是与国内经济大形势相关。

    不久前“两会”闭幕,证监会主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只要大家形成共识,今年就是资本市场的转折之年”。

    吴家栋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多次提及“改革年”、“转折年”。

    在政策利好的预期下,a股和b股两大指数出现了一波“两会”行情,韭菜们有的抓紧吃进一批,有的及时解套离场,但好景不长,随着新一轮股改开始,扩容压力激增,华夏股市再次一路下跌。

    所谓扩容,是扩大融资。

    在1月初的时候,华夏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上就传出消息,新的一年银行系统将支持扩大融资。

    扩大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属于华夏特色,是指在2005年之前上市的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既包括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也包括很大一部分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

    前者称为流通股,主要由中小股东持有。

    后者称为非流通股,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国有股,以及国企出售后股权转给管理层的法人股。

    股权分置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最初华夏开始搞资本市场,率先推出了一批国有企业上市,东华参股的鹿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

    当时保留非流通股,是受到意识形态影响。

    说白了,股权分置就是在姓公姓私争论下诞生的贰刈子货。

    实际上许多国有企业上市时都是通过增发股票完成的。

    比如某国企a估值为每股10元总股本为100万股,这100万股不动,再增发50万股去股市圈钱,该国企a的市值变成了150万股。

    然后,100万股成为非流通股,占总股比的三分之二,股市上流通的50万股占三分之一。

    这样做出现的问题就是:同股不同权。

    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流通股股东对企业没有投票权。

    非流通股掌握在企业法人手里,流通股分散在中小企业股东手里。

    于是就出现一股独大、一股独霸,持有流通股的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结局。

    这些年来,流通股股东几乎是完全靠二级市场的股价上涨盈利,而国企的非流通股部分,只能通过场外协议转让。

    这样的格局下,非流通股股东完全不关心股价,股价是涨是跌跟原东家没有半毛钱关系。

    持有流通股的中小股东们也无法参与企业经营,完全处于弱势地位,经常任人宰割。

    而且随着国企改制,滋生了大量腐败问题。

    华夏国有企业改制的主流模板是mbo模式。

    所谓mbo,就是管理层收购的模式。

    没有上市的国企可以将股权全部出售给管理层,上市的呢就只能把非流通股卖给管理层,流通股在买股票的那些中小股东手中,是不能强取豪夺的。

    在具体操作时还能整活。

    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是一种市场行为,收购的股票都是市场上的流通股,收购价格由收购者和目标公司进行谈判来确定,基本上能反映股票的市场价格。

    在华夏,管理层收购的股票都是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因此无法让市场来定价,或者不必由市场来定价。

    所以,经某些经济学专家给出的办法,在华夏管理层收购的价格一般都参照该企业的每股净资产。

    还是以国企a举例,经过这些年的市场炒作,国企a的股票价格已经比上市发行价格翻了一倍,理论上公司市值也翻了一倍。

    但管理层不会考虑这个,他们仍旧会按照每股的净值去掏钱买下那100万股。

    最操蛋的就是,由于华夏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企业实际由管理层控制,很难保证转让价格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从这些年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来看,大部分的收购价格低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资产流失行为,对受让者也即是管理层来说就是一种超额暴利行为。

    而对那些持有流通股的中小企业股东来说呢,就是一种财富的剥夺。

    另一世,陈立东听人总结过华夏富豪的发家史,他们说这些人能够暴富不外乎五种方式:

    一是靠国有资产流失发家致富,途径是改制;

    二是挖国企墙角发家,本就是国企干部职工,出来单干,带走了国企的各种资源;

新书推荐: 获得复活卷轴,穿书后吃瓜又吃肉 爱别离生死两茫茫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女配师姐已满级白菜主角才入局 人在迪迦:我比高斯奥特曼更仁慈 恋综:我都精神病了,让让我行不 穿越年代之我变成了女人 法天相地 四合院:重生归来,我不再是傻柱 蓝星要灭?哥们,包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