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田大营的深处,李世民身披璀璨铠甲,稳坐帅帐之首,宛如一尊不败的战神。
四周堆满了自皇城快马送来的奏章,他于此地,依旧勤勉不辍,
处理着国家大事,仿佛整个朝堂都被他搬至了这军事重地。
午后阳光斜洒,李世民的目光从堆积如山的公文中抬起,温柔却又不失威严地扫视着帐内众将。
这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勇士们,是他的铁血班底,也是国家的脊梁。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问道:“那小子,今日一早可有何异动?”
李靖闻言即上前一步,拱手禀报:“陛下,探子已悉数撒出,严密监视着楚王的一举一动。
据回报,整个上午,楚王那边平静如水,唯有日常训练如常进行,
营地周遭亦未见任何可疑探子出没,一切看似波澜不惊。”
李世民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思,轻轻颔首道:“那小子终究还是太过青涩,
竟胆敢藐视朕的威严,连探子都不屑派遣,他究竟是对自己抱有何等狂妄的自信,
以为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将朕的首级取下?”
程咬金闻言,不禁朗声大笑:“陛下,且看那楚王麾下的区区三千兵马,
恐怕连咱们的营地边儿都摸不着。
想来是他已对我们的实力心知肚明,故而选择了知难而退,
否则怎会仍旧按部就班地训练,连个战前鼓舞士气的动静都没有,
这可不像是即将开战的样子!”
其余将领听了程咬金的分析,也纷纷颔首表示赞同。
唯独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深邃:“诸位爱卿,你们怕是将这小子想得太过简单了。
他此举背后,必有深意。我们且不可掉以轻心。
你们想想他进长安才多久干了多少大事,他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啊!”
李靖点头附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许:“陛下所言极是,楚王绝非池中之物。
尤其是他那次出手,轻描淡写间便瓦解了突厥大军,那份手段,
丝毫不像循规蹈矩的将领所为,其背后必有深意,藏着不少心机。”
程咬金仍旧一脸不以为然,嗤笑道:“那不过是凑巧罢了,他不过是抓住了时机,
恰逢突厥人酒醉、防备松懈,这才侥幸得手,哪有什么真本事!”
李世民端坐其上,听着下方将领们的争论,轻轻摆了摆手,
打断了他们的议论:“罢了,诸位不必过于纠结于此。
只要我们能够坚守阵地,步步为营,任何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将无所遁形。
药师,你下令让将士们都打起精神!”
“领旨!”李靖双手一拱,大步流星地迈出帅帐。
他即刻下令加强巡逻力度,对每位将士都严词叮嘱,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留意周遭的每一丝风吹草动。
这一举措,无疑令隐匿于暗处的特种小队行动倍加艰难。
然而,对他们而言,这亦是一场试炼,一场考验各自本领与智慧的较量。
他们各展所长,悄无声息地搜集着各类情报,暗影所交代的每一项任务,均被他们一一圆满完成。
及至黄昏时分,李夜终于收到了这份沉甸甸的情报。
他端坐在案前,细细审阅着每一份密报,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显然,仅凭蒙汗药已难以达成目的。
他们的警觉性与防范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瞧他们那副模样,似乎饭后并无安歇之意。
倘若药效发作,势必惊动整个营地,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来,计划需得变通一番了。
李夜目光笃定,转向暗影,低语道:“暗影,待到夜幕低垂,将你的手下尽数集结。
此番行动,多半要仰仗你的队伍了。
任务艰巨,且有一条铁律——不可妄取性命,你务必向兄弟们言明。
再者,让他们备好毒针,以现有的防御布局,唯有毒针方能迅速制伏巡逻的守卫。
至于行动时刻,就选在子夜,那时正是最为懈怠之时。”
暗影点了点头,领命消失了,李夜独自一人留在帐内,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眼中闪烁的决绝。
他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如同战鼓,在寂静中回响。
四周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他的心在剧烈跳动,思考着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环节。
待他将诸事细细思量,确认无误后,缓缓起身,用过晚餐。
随后,他召来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