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254章 二战风云-【德国-汉斯·冯·塞克特】

第254章 二战风云-【德国-汉斯·冯·塞克特】

    【好啦,至此呢,关于第一个原因我们就算基本说完了】

    【那么接下来呢,咱们就聊聊第二个原因】

    宋朝

    赵德昭苦笑对看着天幕的赵匡胤说:“父皇,皇叔出去了。”

    赵匡胤缓缓转过头来,眼神深邃而犀利,直勾勾地盯着赵德昭问道:“你对此有何看法?”

    赵德昭微微一愣,他方才一直在想事情,压根未曾留意天幕上究竟讲述了些什么内容,此刻自然也是一头雾水。

    面对父亲的询问,他不禁感到一阵窘迫,只得低下头去,不敢与赵匡胤对视。

    赵匡胤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心中已然明了儿子并未关注天幕之事。

    他轻叹一声,语气严肃地说道:“有些事情,朕若不去做,凭你更是难以完成啊!”

    赵德昭连忙应道:“是,父皇。”

    但他的心底不知为何冒出来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那就是在二战中,德国的兵员素质首屈一指,而要说这其中的缘由嘛,最早还要追溯回当年《凡尔赛条约》正式签署的时候】

    【按照条约规定,德国陆军被严格限制人数,最多只能保留区区十万人】

    【面对如此困境,德国军队不得不对自身结构进行全面调整】

    【1920年,汉斯·冯·塞克特走马上任,成为了德国国防军的总司令】

    【说起这位塞克特,或许相较于那些在二战期间如雷贯耳的德国名将,他的声名显得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实际上,后来在二战战场上大放异彩的众多德国知名将领基本上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话说到这儿,想必大家应该都清楚这给德国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了吧】

    秦朝

    秦始皇微微眯起双眸,缓缓说道:“当时的德国确实需要有这样一个人!”

    一旁的扶苏闻听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轻声道:“父君所言极是,但儿臣以为,能出现一个这样的人也是德国的幸运。”

    秦始皇轻轻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太子。当一朝代渐趋衰落之际,必有若干忠勇之士挺身而出,欲挽狂澜于既倒。”

    言罢,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思绪不知已飘向何方。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塞克特便已崭露头角】

    【他亲身参与了众多激烈的战役,积累下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当历史的车轮来到这个局势危急的时刻,塞克特更颇有一种临危受命的感觉】

    【但是他也对得起这份期望】

    【在当时那个政治局势混乱、社会秩序不堪的年代里,他凭借着自己坚定的决心,成功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被证明为同时代训练最佳、领导能力最强的军队】

    【为了实现重新武装部队以及重振军人士气的目标,塞克特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

    【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军中既没有坦克,也没有高射炮,就用纸板、木料仿制,让士兵们在单兵演习时自称“我是某某排”】

    【面对条约规定不许设立总参谋部这一严苛条件,塞克特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

    【他果断将总参谋部进行拆分,并创新性地推行多长官制度,以确保军队的高效运转和统一指挥】

    【此外,他还鼓励坦克等新型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为德国未来的军事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有这一系列的举措,共同构筑成了冯·塞克特“十万陆军”】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缓缓说道:“朕看出来了,德国这时火气很大。”

    站在下方的杜如晦拱手作揖,恭声应道:“陛下圣明,依微臣之见,此事背后还有英格兰等的默许。”

    李世民轻捻胡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杜如晦所言,接着又若有所思地说道:“克明啊,此事远非如此简单。你且仔细思量一番,当德国正在全力发展之际,其他国家在干什么?”

    杜如晦稍作沉思,而后拱手回答道:“回陛下,现在看来,微臣倒是觉得像是英法两国亲手打造了一枚炸弹,然后又亲自点燃了引信,最终将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李世民闻听此言,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赞许地点头道:“嗯,这个比喻甚是形象!”

    【1926年,塞克特被免职,原因是塞克特未经兴登堡总统批准,擅自邀请前德皇室成员检阅军队】

    【然而,当他离开德国时,他所留下的影响却是深远且不可忽视的——此时的德国军队已然初显成效】

    明朝

    朱棣微微眯起双眸,若有所思地说道:“如今观之,此人虽能力出众,然其于政治方面的头脑却稍显不足。”

    一旁的太
新书推荐: 从1988开始的人生 第七魔女 原神:大芙芙也是主包 斩神:守夜人总教官,开局就无敌 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 红颜洪福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全世界只有我能看见鬼 中国龙组之兵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