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回到家里的时候,时针已然悄然指向十一点。
二人踱步至厨房,只见娘和大姐已然在那里忙碌着准备午饭。
灶台上炊烟袅袅,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热气。
“老大,老二,你们兄弟俩今天咋这么晚才回来呀?”
潘翠莲一边娴熟地折着菜,一边抬眼看向走进来的两个儿子,眼中满是关切。
“娘,我和大哥去了趟县医院看望个病人,之后又跑去菜市场转了转,这才回来晚了些。”
于成元赶忙应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歉意。
“哦,原来是这样。”
潘翠莲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到菜篓子里的鱼,不禁惊讶地叫出声来,“哎呀,老二,你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娘,我打算做香辣豆豉鱼呢。
今天和朋友谈了一桩小生意。
对了,这两个鱼头,您待会给弄个鱼头豆腐汤呗!
放辣椒之前记得单独给我媳妇盛出一碗,她还没出月子,可不能吃辣。”
于成元说着,便从篓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鱼头和豆腐,轻轻放在洗菜的脸盆里。
“娘知道啦!我待会单独给素兰做,保证把鱼汤熬得稠稠的。”
潘翠莲笑着点头,心里已然盘算好,待会提前给儿媳妇熬鱼汤,反正有两个鱼头呢。
熬好了,就叫老二端进去给媳妇吃,吃不完也没关系,分两顿吃正好。
“好嘞,娘您安排就行!
我和大哥先去把这些鱼洗干净,好趁着太阳拿去外面晒。
娘,咱家那大簸盘放哪儿啦?”
于成元记得家里有两个大簸盘,平日里晒东西都靠它们。
“在堂屋墙上挂着呢!
娘给你拿去,你们先去处理鱼吧!”
潘翠莲笑意盈盈地说道。
儿子又谈成了生意,她这心里啊,高兴。
“好的,娘,那我和大哥先去忙啦。”
兄弟二人言罢,便往后院走去。
后院有一口井,处理鱼倒是极为方便,井里的水冬暖夏凉,而且从来没有干涸过,水位也没有下降过,为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兄弟俩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将鱼洗得干干净净,接着熟练地斩成小块,仔细地腌制好,再一块块整齐地摆放在簸盘上。
随后,他们用两张长板凳稳稳架起簸盘,将其置于院子中央,让鱼完完全全的暴晒在阳光之下。
“大哥,你去厨房拿瓶二锅头过来,我得喷点酒,这样能防苍蝇。”
于成元把最后几块鱼块摆放妥当后说道。
吃食卫生在第一位。
“好嘞!”于平安爽快地应了一声,转身便往厨房走去,片刻功夫,就把酒拿了回来。
恰在此时,屋内骤然传来糖糖响亮的哭声。
“哇呜………哇呜………”那哭声清脆响亮。
“大哥,你把这些鱼都均匀撒上些白酒就行。
我闺女哭了,我得去瞅瞅。”
于成元话音未落,人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房间,跑的比兔子还快。
于平安还没来得及回应,只瞧见弟弟瞬间没了踪影,不禁哑然失笑,心里暗自琢磨,以后自己要是有了孩子,是不是也会像弟弟这般迫不及待。
“媳妇,糖糖咋哭啦?”于成元一冲进屋里,便焦急地问道。
“没什么,就是犯困了,所以哭了两声,我喂饱她就不闹了,待会就睡了。”
刘素兰一边轻轻摇晃着怀中的宝宝,一边微笑着解释道。
听到宝宝吸奶时发出的那带着些许委屈的声音,于成元不禁莞尔,“这小家伙,咋跟受了天大委屈似的。”
“小孩子都这样。
糖糖还算是乖巧的,平时也不咋哭。
对了,你今天咋这么晚回来呀?”平日里丈夫可没有这么晚归。
“那就好,我还担心糖糖哪儿不舒服呢!
今天回来晚,是因为我和大哥去县医院看江海棠了,就是上次大哥救的那个女孩子。
她的手术还是妈亲自做的呢。
现在正处于恢复期。”
“哦哦,我想起来了。”
经过丈夫这么一说,刘素兰想起来是什么人了。
“这女孩子的大哥是红旗纺织厂的销售经理,和咱们也有生意往来,所以我们就买了点水果,另外送了两条乌鱼给她炖汤补补。
后来又和江大哥谈了一桩生意,要是成了,以后咱家又多一条赚钱的门道。”
于成元耐心地解释着回来晚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