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
梁政咬紧牙关,脖子上的青筋凸显,努力地推动着木杆。
随着他的动作,石磨发出吱吱的声音。
黄豆汁从石槽流入准备好的铁桶中。
这是一场古老技艺的展示,也是体力活的真实写照。
要将三十斤黄豆全部磨成浆,需要上千次的重复劳动。
这些豆浆经过熬煮和过滤后,加入石膏就会凝固成豆腐脑;
再经过手工**和数小时的压制,就成了豆腐干;
最后,在卤料中浸泡一夜,第二天就变成了香气四溢的臭豆腐。
尽管生意不大,但每一滴汗水都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萧冬青找了个地方坐下,看着梁政问道。
“你考虑过买个大型豆浆机吗?三十斤黄豆,十分钟内就能磨完。”
“冬青,您什么时候来的?我都没注意到。”
梁政抬头擦了擦汗,突然看到萧冬青脸上的伤痕,惊讶不已。
“冬青,这是怎么回事?中午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
萧冬青的脸色变得尴尬。
他不想提及下午发生的糗事,于是转开了话题。
“你明天打算做多少臭豆腐?”
“还是十桶,六百块臭豆腐。”
梁政回答。
萧冬青皱眉道。
“这么多干什么?少做一些,明天只准卖两桶。”
“什么?两桶?”
梁政吓出一身冷汗。
“冬青,为什么啊?”
“为了给章宏看,既然他是搞商船的。”
“国外的设备那么先进,什么都有。”
“我让他明天送你一台豆浆机。”
萧冬青解释说。
梁政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
手工制作的豆腐确实美味,但过程极其艰辛,几乎无法盈利。
虽然这是祖先传下来的传统技艺。
但现实是,如果一项技艺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它就很难延续下去,最终可能会被时代淘汰。
“萧大哥,我记得豆浆机挺贵的吧?”
“我上次在港口看到一台,听说要五百块钱呢。”
“我要省吃俭用一年半才能买得起。”
“章宏会愿意投资吗?”
梁政问道。
萧冬青冷笑一声,自信满满地说。
“商人讲究的是利益交换,有时候小小的投入就能换来大大的回报。
他有什么理由不投这笔钱呢?”
“说的也是。”
“碎了,梁政,你知道哪里有《牡丹》邮票吗?”
“《牡丹》邮票?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我家里刚好有一枚,你要的话就送给你了。”
在这个年代,他们并不知道后世将这套邮票炒得火热。
“真的,那就谢谢你了。”
15枚邮票,搞定一枚,也就是说还差14枚,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萧冬青安慰着自己。
忙完之后,梁政便将牡丹邮票拿给了萧冬青。
第二天清晨,萧冬青和梁政早早地来到了庙会街摆摊。
铁桶里只装了两桶他们精心制作的臭豆腐,每桶售价六十元。
庙会街上人来人往。
游客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愿意掏出腰包尝试。
不出两个小时,两桶臭豆腐便销售一空。
萧冬青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铁桶,果断决定。
“收拾东西,回家吧!”
“这么快就卖完了?”
梁政有些惊讶,显然还没从忙碌中缓过神来。
此时正是人们准备吃饭的时候,按理说应该继续营业才对。
尽管心里不太乐意,梁政还是默默地开始收拾摊位。
这时,章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里夹着一根烟,笑呵呵地说。
“这么早就收摊啊?”
“是啊。”
萧冬青苦笑回应。
他的气质和坚定的态度让章宏误认为他是老板,而把梁政当作助手。
章宏来找萧冬青有两个目的。
一是调查臭豆腐的秘密,二是想与他建立联系。
昨天,章宏买下了所有出售的臭豆腐,并请了一位专家分析。
经过一夜的努力,专家团队未能复制出相同的风味。
反而一致称赞这种臭豆腐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