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工兵联队也进入匍匐射击的阵地战模式。
连滚带爬,拼命寻找天然沟壑,弹坑,树木等掩体,在李云龙部队的密集射击下,日军工兵联队的薄弱火力难以招架。
双方激烈射击。
日军工兵,主要是搞大型工事建筑,建造临时浮桥,为主力部队铺路等辅助性任务,装备很差,数量不足,火力远远弱于普通野战的步兵。
别说工兵联队来,就是人数更多,装备更好的日军的步兵大队来,也不是李云龙部队的对手!
200多挺轻机枪不是日军工兵联队能够想象的。
何况还有10多门迫击炮,50多个掷弹筒,8门机关炮等狂轰滥炸?
日军工兵联队的兵员是刚才步兵部队的两倍,但是枪械数量和火力,还远远不如。
总共300多人拥有步枪,其余人拥有5挺轻机枪,5个掷弹筒,2门机关炮,若干手枪和军刀。
他们的专业训练内容主要是工程技术,不是攻城略地,冲锋陷阵。
这些士兵的射击技术虽然也不错,比起野战步兵来说,也差远了。
日军工兵联队长竹中藏一少佐,亲眼看到前面的两个步兵中队全军覆没,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早就心惊胆战了。
工兵联队的主要兵员是30多岁,已经结婚的预备役人员集结构成的,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再受思想潮流裹挟,也和其他年轻的禽兽兵们有很大差别。
发现完全不能抵御以后,许多官兵连滚带爬地往后面逃跑。
溃逃的景象迅速感染了更多士兵,日军无法抵抗,整体崩溃了。
就算日军顽抗,也坚持不了多久。
大规模的混乱战斗,硝烟弥漫,各种因素都影响着日军步枪精确狙杀的效果,而李云龙独立团的干部战士,几乎无须瞄准,只要对着敌人的人群方向扣动扳机随便摇晃就行了。
他们火力输出的效率是日军的十倍以上。
一挺机枪最快速度打掉30发子弹,狂扫日军人群。
日军的38大盖还是栓动步枪,打一枪拉动枪栓一下,慢得令人发指。
战斗不到半分钟,日军伤亡过半,开始溃逃。
绝望的联队长竹中藏一少佐剖腹自杀,军刀刚刚倒转,还没有对准肚皮,就被一梭子子弹穿透了脑袋,瞬间爆头,嘭!
疯狂的机枪,疯狂的金属射流,疯狂的死亡瀑布,将日军吞噬,笼罩。
经过两轮射击,日军工兵联队全军覆没。
硕果仅存的几个日军老兵,趴在水沟中扯下军装里面的白色衣服,挑在刺刀上求投降。
这一仗,李云龙的独立团,仅仅14人牺牲,26人受伤。
战损率对比,20比1.
关键是,野战炮兵阵地得到巩固,继续对日军单方面远程压制,白白地收割着日军的生命,日军却没有办法报复。
其他方向,战斗也先后展开。
日军的骑兵搜索部队速度很快,拓展到了4000米以上,马上就到苏飞部队的隐藏地点了。
于是,苏飞派遣小部队在前面伏击,一个班级10多人,机枪6挺,直接扫射,将日军骑兵打成了满地翻滚的蠕虫。
既然日军战术改变,搜索能力强大,警觉性非常高,苏飞部队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直接出来了,向日军侧翼方推进。
基本确认了日军的驻扎位置,使用少量迫击炮对敌人轰炸,掷弹筒也不会闲着。
日军受到攻击,发现了苏飞部队数百人的大规模集结,马上动用仅有的4门山炮对这边射击,6000多米的射程,对苏飞军队造成了威胁。
可是,很快这些日军山炮就被12门野战炮盯上去围殴了。
发现了日军山炮射击,就猛烈覆盖那边,日军炮兵阵地先后中弹,人员被大量杀伤,无法立足,只能丢弃阵地逃走,4门山炮失去作用。
苏飞和独立团的联军炮兵完胜。
苏飞军步兵逐渐接近敌人,向敌人阵地上压缩。
日军的散兵线和苏飞军的散兵线同样模式,但是火力相差太多,完全无法抵抗。
很多日军哪怕匍匐在沟壑内,稍微露头观察和瞄准射击,都会被苏飞官兵随便盲射的子弹击中和击杀,反正,苏飞的原则是,只要战士们将子弹朝着日军阵地上可着劲儿给我射就行了。
火力太强了,日军根本抬不起头。
当战斗推进中国,苏飞发现日军有部队集结在一片树林以后,给迫击炮兵集群发出了命令,告诉了主要位置。
于是,隐藏在4000米外,在开战后迅速前移,到了日军2500米距离的50多门迫击炮,对着指定的区域猛烈射击。
和苏飞军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