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宴结束的第二日,李青曜便上了郑家的门,拜师!
这回郑行楷也不再推拒了,当着一家人的面,收下了李青曜,好歹是个传胪,两榜进士,自是有资格做他的学生的。
“学生李青曜,拜见老师!”
“为师不喜张扬,如今又是朝考之际,更不好大肆宣扬,便不办拜师宴了,咱们一家人,吃顿饭就好了。”
李青曜自然应是,郑嘉玉最是开心,他终于是李青曜名正言顺的师兄了!
“你既是师兄,合该给你师弟准备礼物的。”
“师弟都是传胪了,师兄学问应该差不了吧?
郑夫人和郑行楷两夫妻,一齐捉弄自己儿子,只把人说得恨不得立刻跑路。
翰林院的考试没几日便开始了,朝考也拉开了序幕。翰林院重学问,朝考的范围却很广,天文地理,民生税收,水利建筑,五花八门。
胡进三人不用再考,早就收拾行囊,告了假回乡祭祖去了。
考试只考了一日,三日后出成绩。毕竟是在京都,皇帝对任官之事,管辖颇为严厉,因此众人倒不用费尽心机,耗费大量金银去为自己谋求一个官职。
成绩出来,众人的任命也都发了下来。
李青曜顺利考入翰林院,成了一名庶吉士。吴宣被外派出京,得了一个县令的任命,蒋业成则是分派到了工部,成了一名正六品的主事,倒成了三人中,官职最高的。
朝考结束,潘金花果然应诺,给两人送了请帖,邀他们来家中吃顿便饭。
饭后,吴宣与众人告辞。
“往后山高水长,再见就不知要何时何日了,怕是老夫人的恩情也难以报答……”
“不过是举手之劳,哪里就要报答了。坚持本心,做个好官,总会有再见的那日的。”
“老夫人所言,宣记住了!”
“吴兄,就此别过,愿一帆风顺。”
吴宣此番也是衣锦还乡,想到家人,心情振奋不少,笑着别过,期待起了远方。
李青曜也与蒋业成约好,一起回乡,也好照应一二。
李家人多,潘金花原本想着,让李徐时参加完两个儿子的大婚再离开京都,但思来想去,还是早离开早安全。
李徐时早就想离开了,京都的繁华已经打动不了他,听说让他与李青曜一同回南泽,当即就应了。
莫巧娘也直言,等她把儿媳娶进门,就分家,她也回南泽去养老。潘金花没什么好说的,随他们安排。反正她有钱有人照顾,在李家也有话语权,日子过得不会差。
再说,后面老大夫妻也要来了。
李徐时这一离开,怕是一辈子都不能再见潘金花了,路遥车马慢,潘金花年纪也大了……
“娘,儿糊涂,做下这诸多错事,还要母亲周全,万死难辞其咎。
此去一别,恐再无相见之日。儿不孝,不能侍奉母亲左右,往后便由青端、青翊替儿尽孝。”
潘金花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感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盼着他在南泽能稳当些吧。
“南泽乃我李家根脉,你既回去,定要以李家前程为重,莫要再做糊涂事。
想想你两个儿子,还在这里兢兢业业的谋前程,你这做爹的,帮不上忙就不要拖他们后腿。”
“是,儿知道了。”
李徐时记在心里,受过了教训哪里还敢嚣张。
潘金花是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老二还敢弄幺蛾子,她便再不会给他机会了。不过,看他如今吓成这样,怕也是没胆子了。
严敏、李青曜、李徐时、王蛟一起回南泽,同行的还有蒋业成,同时还有请了镖局护送。
这些人一走,潘府又空落了不少。李青若便时常带着平安来找潘府玩,陪潘金花,李青若时隔几年终于又开怀了。
五月中下旬,朝廷终于发了公告,将在京都开设几个接种点,专门为京都百姓接种牛痘。
京都百姓早就盼着了,先前就听说接种了这东西,就不会再得天花。若是天下忍都接种了,以后会不会就再也没这疫病了?
想到这里,众人心头火热。
五月二十一日,朝廷在京都各街道都设置好了接种点,当日天没亮,就有不少百姓排起了长队,生怕自己到时候轮不上。
“别挤别挤,数量不多,咱们这个点一日只能接种百人,后面的人不要排了!”
“三日接种一次,接种过的人不能重复接种,接种后会有不适症状,不必恐慌,是正常的!若是有发热,尽早就医!”
“每人领个号码牌,发完一百就没了。”
“没问题没问题,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就是接种牛痘才好的,你们不知道吧?皇上怕对无病之人没作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