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徐子建穿越大周,一晃眼竟快五年了。
今年,是他在这繁华的汴京城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心中自是有着别样的感慨。
在这大周朝啊,和他原本所在的时代可大不相同。
就拿过年的说法来讲,那也是有着天壤之别呢。
若是对着大周朝的人贸然说上一句“春节好”,人家十有八九是听不懂的,没准还会一脸疑惑地看着你,仿佛你在说什么外星话一般。
大周朝呢,新年被称作“元日”“元旦”,寓意着从头开始新的一天,万象更新的意味十足。
而“春节”这个词虽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可那时它指的却是立春这个节气,并非是如今大家所熟知的新年的代称。
一直到民国时期,“春节”才正式被用来称呼新年。
说到过年,现代人也好,古代人也罢,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放假啦。
这大周朝啊,和历史上的宋朝颇为相似,那可是休假最多的朝代之一呢。
官员们带薪休假的时间能长达100天以上,这对于那些辛苦劳作的打工人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也难怪有那么多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要考上科举,谋个一官半职,可不就是为了能过上这有闲又有钱的惬意日子嘛。
就说这新年的时候,大周朝的人能放假七天,再加上元宵节又是七天的假期。
这么一算下来,整个春节期间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休假14天,这可真是让人爽歪歪呀,能有大把的时间走亲访友、吃喝玩乐呢。
从进入腊月开始,大周朝的人就仿佛按下了春节过年的启动键,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之中,那可真是疯狂地买买买。
集市上,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蔬菜瓜果这些必备的食材,那些卖与新年相关物品的小商贩也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比如说那威风凛凛的门神画像,寓意着驱邪避灾;还有那写满吉祥话语的桃符,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以及那金彩缕花,装饰起来格外的喜庆;还有春节爆竹,噼里啪啦一响,年味儿就更浓了。
大周朝的人家家户户也都早早地备好了年货,就等着过那热热闹闹的除夕夜啦。
这些常规年货的采买事宜,在徐家可都是由徐子建的母亲徐氏安排人负责的。
徐子建呢,向来是个怕麻烦的主儿,对于这些琐事,他是懒得去掺和的。
嘉佑五年,除夕前一天上午,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徐家那宽敞的厅堂里。
徐子建带着徐家姐妹、赵盼儿、宋引章几人,像往常一样过来给徐氏请安。
说是请安,实际上也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个早餐罢了。
徐家人丁不算兴旺,就算加上徐子建的三个未来妾室,这满打满算也才勉强十一个人。
所以一家人向来都是习惯在一张大桌子上吃饭的,这样才显得热闹非凡,有那种阖家团圆的温馨感觉。
徐氏端坐在正中间的主位上,神色和蔼而端庄。
徐子建坐在徐氏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在他的下方,依次坐着宋引章和赵盼儿这两个未来的妾室。
徐家的几个姐妹则是坐在徐子建的对面,叽叽喳喳地说着些女孩子间的悄悄话。
至于徐子建的贴身侍女柳青,按照徐家的规矩,现在还没资格上桌和主人们一同用餐,要等以后抬了姨娘才行。
“建哥儿,你舅舅什么时候进京啊?莫要耽误了明年的春闱!”徐氏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饭,一边关切地问道。
“回母亲,舅舅昨天来信说,舅母淑兰有了身孕。
他打算等舅母身子坐稳了再来!
我估摸着,舅舅要过完元宵节后才会进京!
春闱三月才开始,时间上肯定是来得及的!”
徐子建笑嘻嘻地回答道,那模样看着倒是有几分吊儿郎当的。
“噢!淑兰有了身孕了?
这还真是祖宗保佑啊!
我徐家第三代有后了!
你回头帮我安排人带个信给你舅舅,叫他千万照顾好淑兰。
我待会吃完早餐要去给徐家的祖宗上香,多谢他们保佑你舅舅!”
徐氏一听这话,脸上顿时洋溢起了喜悦的神情,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噢!舅妈要生小弟弟?”
徐晴儿一听,顿时高兴地大喊了起来,那清脆的声音在厅堂里回荡着,透着一股天真无邪的劲儿。
徐子建点了点头,目光不由得看向了表姐徐凤和表弟徐达,仔细观察着他们脸上的神色,见他们脸上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情,这才暗暗地放下心来。
舅舅徐斌续弦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