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国派人与景国和谈之时,历绍率领的大军已经攻下西州城。
此时正驻守西州城外的边境,等待皇上的下一步指令,是退兵还是继续打。
如果继续打的话,也有不同的前进方向,一是向西北方向的辽国打,二是向西南方向的楚国打,或是兵分两路。
景向霆很快便下旨,此前与辽国作战,驻守渭中县的军队一小部分继续在原地驻守,其他大部分汇入历绍的大军攻打辽国,历绍还是主帅。
驻守与楚国相交的河谷地区的军队,则是继续驻守原地,并授意时刻准备攻打楚国,偶尔越过边境给楚国施压。
景向霆意图通过此次的和谈,将楚国变为景国的附庸。
和谈的条款苛刻到让楚国觉得景国压根儿就不想谈。
一是割让领土,要求楚国割让包括阳新河在内的东南方向的所有土地,一下子就要了楚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
而且阳新河是楚国极为重要的一条水脉航道,怎么让出去?!
二是赔款,要求楚国支付大量的金银或其他贵重物品作为战争赔偿。
至于具体金额要等景国核算完此次战争的损失后再论。
三是纳贡,此后楚国需定期向景国进贡物品,诸如特产,珍宝,粮食等。
四是派遣人质,需派遣楚国皇室成员到景国作为人质,以确保楚国不会再次发动战争或违背和约。
五是裁军,要求楚国大量裁减军队规模,销毁部分武器装备,防止其再次挑起战争。
六是提供人力,楚国需提供大量的青壮劳力,为景国修缮重建之前被战火波及到的地方。
七是开放贸易,楚国需在国内几处要塞及港口建立通商贸易点,并允许景国设立办事处。
这七条可以说是在方方面面挤压着楚国,如果楚国皇帝答应了,那么不出几十年,即使景国没有出兵攻打楚国,楚国也已经名存实亡,它会逐步变为景国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楚天尧也不能答应了,如果他答应下来,他这皇帝岂不是要矮那景向霆一级,他楚家天下也要葬送在他手中。
便少有的十分硬气的说,那些条款绝对不可能答应,如果景国要战那便开战。
景向霆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即刻下令边关驻守军队全力攻打楚国,连楚国派出的议和使臣都被割下脑袋,扔了回去。
……
在景国边军对楚国发起猛攻时,历绍率领的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得辽军节节败退,此时已经兵临辽国的曲阳城外。
曲阳城号称辽国第一城池,也是深入辽国境内的重要关口,其三面环山,地势险峻,除正面的城门外,想要进攻只能翻山越岭,极为困难。
然其城门很是坚固,城墙高大厚实,高达三丈,宽一丈,极为难攻。
城前还有一条宽阔且深的护城河,想要接近城墙,必须先渡过护城河,而在渡河过程中便会暴露在守军的攻击范围内。
辽国能在历代的战争中做到不亡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座曲阳城。
反过来说,只要能攻破曲阳城,便能长驱直入,直捣辽国腹地。
景国军队此时正在距离曲阳城护城河三里之外的位置安营扎寨。
主帅营帐。
历绍与景向远,庄明哲及一干副将正在其营帐中商谈接下来的攻城计划。
众人围坐在桌前,桌上放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
上面标注着曲阳城及其周边的地形地势,还有勘察到的对方的大致兵力部署。
如何攻破曲阳城确实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虽说历绍完全有能力悄无声息的潜入城中并杀死所有人。
但是这种“离奇”的事儿真的发生了的话,他会被当成怪物吧。
即使他不对任何人说,也难保不会怀疑到他身上,虽然被发现他也没什么好怕的。
历绍还是希望叶哥儿和两个孩子能继续现在这种朋友亲人相伴,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这时,吕远突然说道:“曲阳城城墙极为坚固厚实,城前又有护城河,正面强攻的难度实在太大。”
“末将认为不如派遣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精锐小队,潜入山中,仔细侦察敌军的部署情况,若能找到敌军防守的薄弱点,或许能为我军的进攻打开一条通道。”
丁常则是颇为不赞同的摇摇头,“末将觉得此计不通,曲阳城三面的山岭皆是山势陡峭,山间道路崎岖难行,荆棘密布,只怕花费大量时间也探查不到什么,反而折损兵力。”
“你说此计不通,那你说该如何是好?不从侧面进攻,那就只能正面强攻,先不说那护城河宽阔,水流湍急,就是过了河,该怎么打?硬攻吗?”提出的观点上级还没说什么,就被同级驳了,吕远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好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