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
七月。
雨季如期而至。
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水位暴涨。
各条航道船只载重量、吃水深度大增。
宋国四路北伐大军也同时开拔。
刘义恭是此次北伐总指挥。
他率先进驻彭城,与侄子、徐州刺史刘骏会合。
东晋时在彭城设置徐州刺史部。此后,彭城、徐州城是一码事。
从东晋到刘宋,南北对峙几方交战无数次后,军事战略家们都深刻认识到了一点:对于南方政权来说,要守住长江,必须守住淮河。而要守住淮河,则必须守住徐州。
因为徐州是牵动长江~淮河~黄河的最关键水陆枢纽之一。
另外两大枢纽是中部寿阳、西部襄阳
正因如此,南方政权要攻打北方,以徐州城为大本营,也是最佳选择之一。
当年东晋太尉刘裕北伐后秦,就是亲自坐镇徐州,指挥五路人马向北推进,一举覆灭了后秦。
刘义隆登基后,于元嘉七年发动的北伐,也是以徐州为基地。
只不过,他爹刘裕北伐时,就军事将领来说,手下不只是人才济济这么简单,简直是将星亮瞎眼: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沈林子兄弟、毛德祖、朱超时\/朱龄时兄弟、王仲德、傅弘之…
这些人中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朝国运。
而另一方面,刘裕非常缺乏得力文官。只有刘穆之一人支撑着刘裕大后方。
这是刘裕的心病,也是刘氏势力的大隐患。
刘裕南征北战,来不及搞好个人势力中的文官建设。
这点是他能覆灭后秦、却守不住长安城的根本原因。
长安城失守那次,刘裕势力折去数员猛将:王镇恶、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朱龄时、朱超时。
——损失之重,可谓毁掉大半长城。
但即便如此,刘裕手下也不缺将帅。
反观刘义隆呢?
一开始,老爹留给他的两位大将:最厉害的猛将檀道济被他雪藏了起来;排第二位的王仲德被他派去辅佐草包统帅到彦之。
到彦之是刘义隆身边近侍、亲信,忠诚有余能力不足。
作为武将,个人战力是最直观、最具凝聚感的魅力,而到彦之只是中等水准,谈不上凝聚力。
结果北伐战事进展一团糟。
统帅到彦之着急之下,眼疾复发,盲了一只。
刘义隆一看不对路,只得临时抱佛脚,请老帅檀道济出马收拾烂摊子。
那时的檀道济,却已勘透了局势:自己替补出任统帅,大败或大胜,则都必死!
大败则死,这点无需多言。
大胜的话,檀道济也是个死!
为什么呢?
因为,檀道济已经研究过刘义隆了。
檀道济觉得:这位新皇帝的文心可以雕龙,可是武感却愚钝到可悲。
檀道济的感觉,其实把刘义隆看穿得七七八八。
檀道济的推断是:不论有无可能,假如自己率宋军一举击垮魏军、取得北伐胜利。那么,刘义隆首先要计算,是他自己皇位的安全度。
而且,皇帝的结论必定是:檀道济威名越盛,对刘义隆皇位威胁越大。
檀道济未必会自己抢皇位,但他会换皇帝、挟持皇位。
因为他已干过一次:亲自带着牙门军,无视禁卫军左、右大营,拿下了刘裕钦定的接班人刘义符。
据说,那时,因为谢晦控制着宿卫左、右二营,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便商定:由谢晦出面稳住宿卫营,檀道济领牙门军冲入皇宫动手。
动手前一晚,谢晦、檀道济在禁卫军大营共宿一室。
谢晦非常紧张、整夜睡不着;而檀道济则挨枕即眠、状若无事。
废黜皇帝这种事,他干得如此丝滑、轻描淡写。
干过第一次,那么干第二次、第三次…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不会畏首畏尾。
——皇帝这样判断檀道济。
——檀道济这样判断皇帝的判断。
檀道济本人对自己也做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竟然也是:自己一旦大权在握,应该真的会废了刘义隆。
——这与刘义隆的结论是一致的。
出发点不同,结论竟然一致。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不是无稽之谈。
刘义隆宁愿冒险也要派到彦之领军;到彦之搞不定才请檀道济出马。
——这摆明了就是对檀道济心存戒备、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