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大年初一贾东旭想出去拜年,以前都是去后院给聋老太太家磕个头,然后去师傅家磕头吃饭的。可是后院聋老太太的房子现在成了自己的了,师傅易中海刚不知道去了那里,自己每年都要写几封信的,告诉师傅家里的情况,可是师傅也不一直没有给自己回过信,也不知道他过的好不好?并且他的腿还有伤,是被阎解成那个狗东西给打的,生活在偏远的三线,那么艰苦的地方,好想念我的师傅。
想起了曾经和易中海相处的时光,贾东旭忍不住潸然泪下。
“咋了?想老婆孩子了?”张翠花看到儿子落泪,有点心疼,便过来问了一句。
“不是,他们跟在我七舅身边,肯定是吃的好,喝的好,她们能有什么事?我是想我师傅了,他这长时间也没个信,是不是有啥事呀?”贾东旭问母亲。
“他能有什么事?你师父那个人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八级工到哪里都受人尊重,更重要的是他那张嘴,黑的也能让他说成白的,他除了遇上你七舅吃过亏,他还吃过什么亏?他过的差不多”张翠花安慰了一下儿子。
易中海和张翠花说的一样,生活的不错。一个八级工,在什么单位都是受人尊重的存在,厂领导每次见到易中海都是笑脸相迎,一口一个易师傅,厂里分房了,有什么稀罕东西了,那次也少不了易中海的。
在西南大山里的易中海正在家里接待上级领导,上级领导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特意来到了前来三线支援建设的八级工师傅易中海家里,对他为国贡献的精神表示了高度赞赏,对他带着老婆孩子扎根大山,以厂为家的行为令人钦佩,领导的话进一鼓舞了易中海,他表示一定多做贡献,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上级领导很忙,看望了易中海之后,还要到其他单位去,易中海一瘸一拐的把领导送到了家门口,领导们看到了一个本来能在京城享受好的生活的八级工,拖着残疾的身体,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却生活在了大山里,握住易中海同志的手,热泪盈眶。
“易师傅,保重。我还会再来看你”领导们走了,易中海站在门口,领导们的身影都看不到了,他才回到了家里。
“老易,那是个大领导吗?”刘翠萍问易中海。
“应该是个大领导,我们厂长差点没挤到屋里面,他自己就是处级了,这还是他的地盘,这说明比他官大的人太多了”易中海笑着说道。
“哈气……”易中海坐下后一边打了几个喷嚏。
“爹,你生病了吗?”易中海的女儿易大红从里间跑到了易中海的跟前,易大红和易大军是易中海离京前收养的两个孩子,离京的时候两个孩子一个刚会说话,女儿那时说话还不清楚,现在过了几年,孩子都长大了一些,知道关心人了。
易中海现在感到自己特别有干劲,他觉的自己至少还能活三十年,今年自己五十了,活到八十才行,孩子长大了,自己和老伴还要帮着他们带孩子。
“爹没生病,可能有些着凉了”易中海把女儿抱到了自己的腿上,儿子易大军出来了,抱到了另一条腿上。
儿子和女儿他都喜欢,都特别的宠爱。
“老易,领导带来了营养品”刘翠萍说道。
“这是糕点,等会让孩子们吃。这是什么?什么是咖啡?还用纸包着,一包一包的?”易中海问老伴。
“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听说过。黑乎乎的,一看就有营养”刘翠萍说道。
“晚上给孩子们喝一包,给他们补补”易中海说道。
“爹,你和我妈也得补”易大军说道。
“我们也补”易中海最受不了这么话,孩子们一说他就乐的合不上嘴。
“老易,东旭年前写信来了。说是他家的棒梗和两个妹妹还有淮茹她们都去国外投奔张大标去了。现在家里还有他和张翠花。他们两个是干部,不舍的丢了,所以没去”刘翠萍说道。
“东旭,是知道感恩的。可是张翠花那一家人太多了,我们应付不了。再说了徒弟能比的上儿子和女儿吗?”易中海说道。
“当然比不上”刘翠萍说道。
“那就行了,我们好好的培养大军和大红,让他们读书,将来考中专、考大学”易中海说道。
“爹,我要考到京城上大学,那里有老人家。我想去看看他”易大红说道。
“好的很。那你可得好好的读书,想考上大学可不容易”易中海对女儿说道。
“爹,你和我妈说的那个东旭是我哥吗?”易大军问道。
“是你哥,他是我徒弟,人有点笨,但是人品不错。如果你们以后到了京城,可以去找他,你们说是易中海的儿子和女儿,他至少能管你们吃顿好的”易中海说道。
“那我长大了去京城找东旭哥,让他请我吃烤鸭。同学们京城的烤鸭最好”易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