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犹如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看似能够自主决定命运,但实际上却深受因果和轮回的影响。世间之事变幻莫测,许多人和事物的变化往往超出我们的掌控范围,唯有顺其自然。
数月之后,小春由于身体不适向单位请了假,返回位于太原的家中。他回家时还特别为小芳带来了几套公务员考试的教材,并对妹妹说:“如果你真的不愿意继续当老师,那就去尝试报考公务员吧。趁着现在你的知识储备还很充足,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你现有的学问都会逐渐淡忘。你未来的道路必须由你自己去寻找。”
秀兰最近感到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原因无他,正是小春的身体健康以及小芳的工作状况。秀兰每天频繁地奔波于医院之间,带着儿子小春去测量血压。然而,每次测量得到的数据却让她忧心不已——血压值持续攀升!这使得秀兰愈发的担心起来。
为了让儿子的血压能够迅速降低,秀兰可谓想尽办法。她常常催促小春喝醋,并让小春多吃一些有助于降低血压的蔬菜。但秀兰深知,儿子血压升高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饮食,更重要的是他心中那个无法解开的心结。
这个心结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秀兰的心头,让她夜不能寐。她明白,要想真正帮助儿子恢复健康,就必须找到解决这个心结的方法。
秀兰仔细地回想着过去,那时候小春刚刚开始工作,每次和她通电话的时候,语气里都充满了兴奋与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春的话语逐渐变得消极起来,抱怨声也越来越频繁了。
小春向秀兰倾诉着自己在南方的种种不适,觉得那里没有家的温暖,仿佛自己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从小到大,小春对于金钱并没有过多的渴望,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花费挣来的钱。这种迷茫感让他常常感到不快,而长期远离家乡的生活更是让他觉得自己像是个孤独的人。
尽管小春在单位里备受领导的重视,但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令他感到十分的困惑和难以应对。他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这条人生道路是否正确,心中渐渐涌起一股想要改变的冲动。
秀兰明白只要是儿子心里认准的事儿一般都难以转变。她静下心来无奈的思索着,责怪自己平日里太娇惯儿子小春舍不得让他吃金钱上的苦,使得儿子从未经历过社会的拷打和人生该有的挫败感,秀兰找到小春给他讲了许多道理和故事。小春静默了一会儿带着眼泪央求着说:“妈你放过我吧,这一次就成全我的心愿吧,我真的不想离家太远,我不想再去铁路上班了,铁路工作再好,失去它我也不会后悔的,我们工长对我说他这一辈子在铁路上也就这么度日了,他的命运将在烟酒中结束,世事无常我还年轻,我想留在你们的身边拼搏。不想等老了留有遗憾。待在铁路单位苟且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学那些大老板们做生意,挣大钱。”
秀兰听着儿子小春荒谬绝伦的话语,心如刀绞,她的劝解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局面已经无法改变,秀兰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的到来。秀兰无助地对小春说:“儿子,妈妈没读过书,但妈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深知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知道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物质的保障,所有的梦想都只是空谈,妈妈做生意是为了谋生,而生意里面有太多的门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希望你能谨慎行事。妈妈现在把你和妹妹抚养长大,你们的人生道路我无权干涉。我只希望你的选择,能够深思熟虑,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小春性格执拗,根本听不进周围人的善意劝解,他内心仿佛如磐石般坚定。而文兵身为父亲,却毫无担当,只会在电话那头无端指责秀兰:“小春当前犯下的糊涂事,皆是因为你平日里对孩子过于溺爱,才让他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小春的归来,直接导致文兵在单位里吹嘘儿子“铁老大”的资本荡然无存。文兵心灰意冷,对孩子的前途不再抱有任何的期望。秀兰失望之余,将心思放在了女儿身上,她深知小芳酷爱写作,于是便托周围的朋友帮忙,想让女儿去报社工作。
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里,秀兰为了舒缓家庭紧张压抑的氛围,决定带领小春和小芳踏上前往西安的旅途。一路上,大家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烦忧与困扰。
坐在疾驰向前的火车上,秀兰凝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感慨:“在每个人生命旅程的初期,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光——没有太多值得留恋之处,也缺乏可靠的依傍,唯有那无法遏制的梦想,如熊熊烈火般在心头燃烧。或许,对儿女学会放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吧!而这场毫无计划、说走就走的旅行,则是秀兰带领着儿女怀揣着迷茫之心的放逐之旅。正如那句歌词所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
在西安度过的十余天里,秀兰同小春和小芳尽情攀登华山之巅,悠然漫步于兵马俑之间,细细品味古老城墙的韵味,更遍尝了西安街头巷尾的特色美食。小春和小芳的心情变得格外愉悦和满足。于是,她们主动提出结束这次旅行,返回家乡,开启属于她们各自的崭新征程。
很快小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