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贵一家三口到了家之后,沈楠还不忘敲打他:“我可跟你说好了,你要是再对老钱家人心软,我就跟你离婚,以后你也别想再见小鸽子,我带着她去别处生活,眼不见为净。”
钱金贵忙应道:“我知道了,我现在也跟以前不一样了,知道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以后咱们就过好自己的日子...”
不过他又有些犹豫地说道:“不过,刚才他们说要去法院告我,让我给老两口养老钱,要是法院真判了,咱还是得给吧?”
沈楠应道:“到那时候再说,反正你不能主动跟他们联系。还有,我想着等再攒些钱,咱们就带小鸽子去城里念书,让老钱家找不着咱们。”
这话若是放在以前,钱金贵肯定会犹豫不决,觉得压力巨大。可是现在家里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往城里走也让生活有了奔头。
钱金贵马上应承下来。去了城里,他们还可以继续做这个小买卖。而且沈楠当初可是学了很多种小吃的,他也可以弄个其他的小吃车,两口子一人管一个摊子,收入肯定会更多。
再有一个就是,住在城里的交通也方便,他要出去找孩子也更好办一些。
而且还可以离钱家人远远的,免得他们又耍无赖去跟自己要这要那。
两口子商量事情的工夫,钱宝鸽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新衣裳、新鞋子都摆在了炕上,自己脱了厚厚的棉衣,穿上了新衣服。其中还有一件是裙子样式的毛线上衣,钱宝鸽可最喜欢它了。
“妈妈,爸爸,你们等会儿再唠嗑,看看我漂不漂亮?”钱宝鸽穿着还没拉上后背拉链的小裙子兴奋的问道。
钱金贵两口子笑着说道:“漂亮,我们小鸽子穿什么都漂亮!”
这一年来,他们一家多数时间都团聚在一起,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把儿子丢失的悲痛都冲淡了一些。
可他们从没放弃过寻找儿子。钱宝鸽暑假的时候,钱金贵就出门一个月去以前没去过的地方打听孩子的下落去了。
孩子寒假的时候,钱金贵又出门了半个月,在周边近一些的地方打听消息。可惜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一年挣到了钱,手里有了些存款,总算让他们对生活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被可爱的女儿这样一打岔,钱家人带来的不快一扫而空了。
沈楠让孩子自己玩一会儿,她要去准备些第二天过年需要吃的东西,钱金贵则利用这工夫把一些没有劈完的木柴给劈好了。
今年的过年,他们家终于有了些喜庆的氛围。沈楠在火炉子上架上油锅,炸了些萝卜丸子跟肉丸子,又炸了一盒春卷,作为今天午饭的加餐。
还有买的排骨,她也提前用大铁锅炖上了。又用另一口锅煮了肉,煮肉的肉汤则用来冲焖子。
一家三口美美地吃了一顿午饭。吃完饭后,沈楠又将赶集买的春联、福字跟窗花都贴了起来。
这还是他们儿子丢了后,第一次有心情在家里贴红呢。
现在,钱金贵跟沈楠两口子都属于是无亲无靠的状态,过年都不用去走亲戚。
也就是沈楠娘家,她会过去给父母送点礼,其他兄弟,她连理都不会理。毕竟这些血缘亲人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跟老钱家一样,都是袖手旁观的。
当初钱家把钱金贵两口子赶出来的时候,沈楠那几个嫂子还生怕沈楠要回娘家占便宜一样,早就放出话来,决不能让沈楠回娘家住。
也是因为害怕她回娘家,那几个兄弟才会愿意出面,去钱家帮沈楠两口子要回自己存在钱老太太手里的钱。
他们两口子省吃俭用地苦了十几年了,没见过娘家人的一针一线。所以,除了尽一点做闺女的义务,她是没心思跟娘家兄弟们重归于好的。
头两年,因为沈楠回娘家的时候不给侄子、侄女们买东西,娘家嫂子们对沈楠的意见很大。
被沈楠跟他们疯闹了一回之后,再也不敢当着沈楠的面说三道四了。
沈楠回娘家的次数也很少,从以前年节都回,变成了只过年回去一次,也只给父母买点吃的喝的,其他一概不管。
年三十这天,钱金贵两口子图个好彩头,齐心协力做了十盘菜,寓意十全十美。还给钱宝鸽买了最喜欢喝的橘子水。
钱宝鸽穿着新衣裳在屋里、院子里跑来跑去,还不时从妈妈炸好的炸货中吃上一小块。她虽然年纪小,却明显感觉到了家里的变化。
她想,要是哥哥回来,家里就更热闹了。只是她也知道,每次提到哥哥,爸爸妈妈都愁眉苦脸,她只能将自己的这份期盼藏在心里,默默祈祷。
大年初二,沈楠照常要回娘家。不带钱金贵跟钱宝鸽,只她自己回。反正他们穷的时候,娘家也没有一个人待见她男人跟孩子,甚至连顿饭都不愿管他们一家的。
沈楠给父母买的东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