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隋军神 > 第164章 阿仁运粮回大营,月夜下黑衣潜行

第164章 阿仁运粮回大营,月夜下黑衣潜行

    过不多久,泰宁镇东西村
    “咔嚓”一声,一户人家的木门被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推开。
    在她身后,数名身穿军服的士兵将一辆辆木头车推出来。
    这些车辆上堆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垒成了一座小山。
    老婆婆用布擦了擦汗,进去给士兵拿了一碗水,递到士兵的面前。
    士兵接过水,喝了一口,对老婆婆说了声“谢谢”
    之后,几个人弯下腰,喊着号子,正要将木推车推走,
    却见老婆婆赶了上来,来到车前欲要帮忙。
    一名士兵吃了一惊,上前阻止,笑道:
    “老婆婆,我等在此征粮已是麻烦父老乡亲了。
    运粮的事情乃是我等职责所在,岂能麻烦您!”
    说完,他们谢绝了老婆婆的好意,向老婆婆道了声谢谢,推着车走了。
    他们走后,老婆婆倚着门框,昏花的双目中流出一丝眼泪来。
    她望着士兵们远去,叹道:
    “这年头体恤老人和百姓的军士不多了。
    朝廷王师如此爱惜我等,又怎会平不了氏族?”
    老婆婆心思百转,叹息后便一步三摇地回到屋子了。
    *****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南乡村
    这里曾是一片荒地,被徐州氏族圈下来后,自作主张地迁来一批百姓。
    他们将这些人当作奴隶看,罔顾法令,强立名目,让百姓们多交钱粮和赋税。
    故而,当地的百姓恨死了他们,恨不得这些“吃人”的家伙被雷劈了。
    征讨大军前来的消息传到此后,他们如梦初醒般的卷了财产难逃。
    南乡村的百姓才摆脱过去的噩梦,重新恢复生活。
    然而,今天村子里格外热闹。阿仁带着一些士兵帮忙来搬运粮食。
    阿仁机灵懂事,很受村子里百姓的欢迎。
    他又能言善辩的,哄得老人们开怀大笑,
    拿出家里仅存的木车来帮忙运粮。
    一些个头高大的孩童们也在大人的指点下,
    几个人背一袋米粮,扔到车上。
    随后,孩童们围着阿仁转悠,笑呵呵地问:
    “阿仁哥哥,你这是要去哪里?”
    阿仁咳了一声,从怀里摸出一些小玩意。
    他把东西递过去,温和地开口:
    “阿仁哥哥有仗要打,不能陪你们了。
    等阿仁哥哥打完仗,再回来看你们了!”
    说罢,在孩童懵懂的目光中,阿仁和父老乡亲结算了粮钱。
    然后把多余的金锭找了个木箱封起来,埋在地下,等来日再取。
    做完这些事,阿仁向父老乡亲鞠躬,挥手告别:
    “父老乡亲们,保重!”
    说完这句,他不舍地转身,和诸位同伴一起,
    推着木车朝村外走去......
    两刻钟后,一行人在镇中心聚齐
    阿仁点了点粮车和粮袋的数量,确定无误。
    他带着人离开泰宁镇,朝来时的山谷进发。
    ******
    回大营的路上,阿仁小心翼翼,害怕粮草被劫。
    他们没有打军队的旗号,而是打着皇家的旗号。
    好在徐州境内最大的贼寇正陷在彭城苦战。
    氏族的人若要再出价钱,也需时日。
    剩下的小毛小贼,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回营的路上,雨渐渐停了,天空中的云雾散开来。
    除了道路湿滑,难走一点外,也没太大的事情。
    阿仁不敢大意,警惕性地四处张望着,提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
    两个时辰后,一行人回到山谷。
    早有斥候前去禀报前军主将来渊。
    来渊得知消息后,忙带人过来接收。
    阿仁在大营外等候多时,看到来渊的身影。
    他喘了口气,心神松弛下来,抱拳施礼:
    “来将军,我等奉将军之命,征粮回来。
    一共有两百多辆木车,两千多袋粮食。”
    接着,他简略地向来渊叙述征粮的过程,便带人朝中军帐走去。
    来渊让手下士兵仔细检查粮食,确认粮食完好,就让士兵们把粮食运往后营。
    一盏茶后,中军帐内
    阿仁向杨昭仔细汇报了征粮的过程,
    又把剩余钱财的去处跟杨昭解释了。
    他拱了拱手,恭敬地说:
    “将军,你还有何吩咐?”
    话落,杨昭欣慰一笑,来到他身旁,拍肩道:
    “阿仁,这次干得不错,解决了问题。
    日后见到杨管家,我会替你表功的。
    等征南结束,你跟我去禁军营,管军需!”
    阿仁心中一喜,跪地拜谢杨昭的大恩。
    之后,杨昭又问了些细节性的问题,就让他下去了。
    阿仁出帐后,朝后营走去。
新书推荐: 星穹铁道:我真不是持明! 混沌圣元鼎 执念之权谋与邪炁 穿越符文之地找老婆 清冷将军养妻日常 灵霄逆世灵幻风云之逆世征程 公主她受命于天 舔不动的圣女在末日尽头后悔了 人在泰拉开事务所 那就,再活一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