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气恼谨弟又一次无情的抛弃了他,但看到苏谨发回的电报,朱棣还是决定暂时原谅这个‘拔d无情’的男人。
“对马岛。”
朱棣指着舆图上,位于朝鲜南端外不远处的海岛:“谨弟判断,英国佬已在对马岛修建临时机场和港口,要咱们小心戒备。”
姚广孝点点头,一脸严肃:“前元也曾攻占过对马岛,此处岛屿的地理位置不输于耽罗岛,确是一处屯兵的好地方。”
说完,老姚同学苦笑看着朱棣:“陛下,需要贫僧发廷议塘报,将兵权还于苏大人吗?”
“先不急。”
朱棣还没说原谅苏谨呢,凭什么给他兵权?
更何况现在战况未明,自己就急着将兵权给他,岂不是说自己被吓着了?
开神马玩笑!
我,永乐大帝、大明第一北伐小能手、长在马背上的男人,会怕了区区洋鬼子?
不过朱棣也不是莽夫,在战局失利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贸然进军。
“告诉辉祖,让他收束兵力,将平壤一线先给朕守好。”
朱棣眼神冰冷,却跃动着异样的火光:“朕倒要看看,这些英国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遵旨。”
...............
徐辉祖接到电报里传来的圣旨,悄悄松了口气。
他就怕陛下龙颜震怒之下,不管不顾的命令他出兵进军。
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远征军很可能会再次吃个大亏。
不过看样子,陛下还是曾经那个陛下,未曾有一丝丝改变。
接到圣旨之后,徐辉祖立即下令,依托大同江沿岸,以平壤、顺川、南浦三城为主,构筑百里防线。
深知英国人的武器犀利,靠以往的守城方法一定会吃大亏,徐辉祖按照战前思路调整布防:
“把晋国公给的那点东西全拿出来,让工兵营按照布防图去布置!”
“三日之后,我不想看到一个英国佬迈过老子的防区!”
“喏!谨遵大将军命!”
随着徐辉祖一声令下,大明远征军的仓库被全部打开,一件件知名或不知名的物资、装备被拖了出来。
工兵营三千多名士兵,带着役夫迅速投入到布防工程中。
仅仅三日,一座座火力地堡、岗哨、碉楼、战壕、观察哨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哪怕是原本的城楼防御,均被徐辉祖下命拆除,改成了防御火炮为主,水泥钢筋混合的堡垒。
有些不适合改造的城墙,则被他做成了诱靶,旨在消耗敌军的火药。
以平壤为中心,大同江为依托,阿虎飞岭山为屏障的平壤防区,仅仅三日就初具雏形。
剩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时日慢慢加固、调整。
工兵营将地堡搭建好后,主要精力就放在战壕的修建中。
一旦接敌,战壕就是战士们的生命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位置。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英军参战的具体部队编制、人数,以及火力配备。
但徐辉祖清楚,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必然面对英军的全方位进攻。
就在布防初步完成当夜,他收到了苏谨的电报。
虽然苏谨也不清楚英军的具体参战人数,但他料定接下来的战事,徐辉祖这边必然要承受更多来自正面的冲击。
而他的主要精力,也必须放在防御战术上。
好在过年的时候,苏谨就和他聊了不少关于防御热武器的战壕、阵地构建的问题,他亦深以为然。
尤其是在战壕的布置上,满满的全是细节。
比如在大同江沿岸的战壕布置,可不是仅仅挖个壕沟那么简单。
防炮洞、猫耳洞、连环洞、隐蔽所、十字交通沟等等,具一一早有标注,形成规范。
苏谨明确要求,所有观察哨之间的距离决不能过远。
尤其要在高地之间,建立足够的防御支撑点,并建立、形成网状战壕结构。
阵地与阵地之间距离,要在控制在八里地之内,以六里为佳。
在主要战壕之间,至少建立2——3条交通壕,以及隐蔽所和猫耳洞的挖法等等,十分繁琐而又细致。
硬件配置完,软件的要求也不会少。
苏谨提出,不仅主力部队要严格按照士兵操律规范位置,不得擅自调动外,
预备队集结的位置也十分讲究,必须保证能以最快速度,到达任何一处需要支援的位置。
同时构建起的每一道防线交汇之后,必须呈网状且能让火力形成立体化,达到防御的理论最佳化。
徐辉祖初听到这些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