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放心,日落前,本将必与李老将军在这弘农城里吃酒吃肉!”
得到李恢的应允,朱文正兴奋地一挥手,迅速从军中挑选出五千精锐士卒。
不多时,随着朱文正一声令下,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弘农城墙。
见汉军进攻,城上魏军瞬间箭如雨下。
前排盾牌手紧密靠拢,盾牌相连,组成一道坚实的移动防线,将如雨的箭矢纷纷挡下。
“推云梯!”朱文正大喊道。
两部高大的云梯在士兵们的奋力推动下,向着城墙迅速靠近。
城墙上,狐邵目光如炬,高声喊道:“守住城墙!放箭!砸礌石!”
魏军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箭矢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射向汉军,一时间,箭雨纷飞,不少汉军士兵中箭倒地。
与此同时,巨大的礌石从城墙上滚落,砸在汉军队伍中,发出沉闷的巨响,血肉飞溅,惨叫声不绝于耳。
汉军并未退缩,顶着攻击继续推进。
云梯终于抵达城墙边,汉军士卒迅速沿着云梯向上攀爬。
一炷香的时间后,朱文正注意到,弘农城墙上有一银袍小将格外引人注目,他手持长枪,身姿矫健,在城墙上往来穿梭。
每当有汉军攀爬至云梯顶端时,他便如鬼魅般出现,手中长枪如毒蛇吐信,精准刺出,将汉军士兵纷纷挑落。
朱文正见状,大怒且心急如焚,大汉武将之勇猛乃三国之最,人尽皆知,今岂容一名小将在他眼前耀武扬威?
他朱文正还要不要脸了?
于是,他亲自带领一队亲卫冲向云梯。
朱文正手持长刀,砍开射来的箭矢,向着云梯奋勇攀爬。
那银袍小将也注意到他,眼神一凛,立刻带领几名士兵来到朱文正攀爬的云梯处。
他站在云梯顶端,居高临下,长枪挥舞,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凌厉的气势。
朱文正虽奋力攻杀,但在对方的攻势下,以高打低,终是不敌,只能步步后退。
朱文正心有不甘,在退下几步后稳住身形,他紧咬牙关,双目死死盯着银袍小将。
“杀!”
朱文正暴喝一声,脚下猛地发力,再次朝着云梯顶端冲去。
他手中长刀舞动,刀光闪烁,带起呼呼风声,将靠近的箭矢纷纷磕飞。
银袍小将神色冷峻,毫无惧意,见朱文正又攻上来,长枪一抖,枪尖寒光闪烁,直刺朱文正咽喉。
朱文正侧身一闪,巧妙避开这致命一击,长刀顺势砍向银袍小将握枪的手腕。
银袍小将反应极快,迅速抽回长枪,枪杆一横,挡住了朱文正这凌厉的一刀。
“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人的兵器碰撞在一起,巨大的冲击力震得朱文正手臂发麻。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趁着银袍小将收枪的间隙,猛地一脚踢向云梯侧面。
这一脚力量极大,云梯剧烈摇晃起来,城墙上银袍小将身边的几名士兵站立不稳,纷纷摔倒。
银袍小将却如苍松扎根,稳稳地站在云梯顶端,他长枪在手中快速旋转,形成一道防御圈,让朱文正一时难以靠近。
朱文正趁着摇晃的间隙,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呼吸,然后再次发动攻击。
他施展出浑身解数,长刀上下翻飞,时而直劈,时而横砍,攻势如狂风暴雨般猛烈。
银袍小将则不慌不忙,凭借着精湛的枪法和敏捷的身手,一一化解朱文正的攻击。
他的长枪如同一条灵动的蛟龙,在刀光剑影中穿梭自如,每一次刺出都能逼得朱文正后退几步。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
而在另一边的云梯处,汉军与魏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爬至顶端的汉军士兵刚踏上城墙,就被魏军的长枪刺中,但后续的汉军毫不畏惧,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此时,太守狐邵又下令将煮沸的热油浇向云梯,滚烫的热油倾泻而下,不少汉军士兵被烫得惨叫连连,从云梯上坠落。
但汉军依旧顽强,且人数众多,不断有人补充上来,继续攀爬。
太阳渐渐西斜,战场上硝烟弥漫,汉军虽攻势猛烈,但弘农县城的防御固若金汤。
太阳愈发西沉,天边被染成一片橙红,李恢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眉头紧锁,注视着前方的惨烈景象。
他也没想到区区一个不足两千守备军的弘农,朱文正带着五千人猛攻一昼还是不得下。
再这样打下去,后续即便能攻下城池,也是惨胜,这对接下来的战略布局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