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急召

    传旨宦官听了这话,急忙低头。他本就是宫中的内侍,地位远逊于童贯,见童贯发怒,自是不敢多言。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惹祸上身,于是只能沉默不语,静静地站在一旁。

    武植身后,众多将校此刻亦是满脸怒容。他们心中既对朝廷这突如其来的撤军决议满是愤懑,又对蔡京的行径充斥着厌恶之意。

    看着童贯愤怒的表情,武植沉声开口说道:“童公公不必这般动怒,此次出征虽未能大获全胜,确实留有遗憾。然而我军也借此探知了辽国的底线,日后我大宋与辽国定会再有交战之机。待那时再谋划收复燕云十六州,亦为时不晚。”

    童贯听了武植之言,心中怒火渐息,可仍心有不甘地说道:“大帅,我实为您感到不值!大帅眼看就要攻克辽国西京城,此役若成,大帅必能名垂大宋青史。如今却因这议和……唉!”言罢,满脸遗憾,不住摇头叹息

    旁边的宦官见周围气氛略缓,便轻咳一声,小心翼翼地说道:“童公公、武大人,官家还有一道口谕,让咱家转达给二位。官家吩咐,待二位大人撤军后,需尽快赶回京师。”

    “多谢这位公公,待本帅把军中诸事宜妥善布置完毕,就随公公一同返回京师。”武植回应道。

    随即,武植召集众将校议事,命林冲率两万大军驻守代州城抵御辽国侵扰,又令韩世忠、刘光世收编此次作战俘获及投降的两万五千名辽军战俘。

    “韩世忠、刘光世,你二人须全力整编这两万五千余名辽军降兵,不得使其哗变,若有差池,本帅定不轻饶!”

    闻武植军令,韩世忠、刘光世二人立即起身,双手抱拳,异口同声道:“大帅放心,我等定全力以赴,绝不让大帅失望!”

    商议既定,武植率领亲卫,与童贯一道,随着前来传旨的宦官一同踏上了奔赴京城的路途。

    此次攻伐辽国未能达成全部功绩,武植心中难免存有少许遗憾,然而也并未过分在意。

    起初武植挥军进击辽国,主要是为了回击耶律夷列调兵围困代州、残害代州知州这一事件,并非意在一举打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般伟大的功业。

    然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虽然武植预料到辽国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如开国时期的勇猛,可也未曾想到竟然电的如此薄弱,其所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竟一路攻至西京大同府城下。

    武植本拟于拿下大同府后停止进击,转攻为守,不想朝廷突然传下退兵之令。

    这旨意对他和麾下将士来说好坏各半。好的方面是,他所率的西北军这几年先是与西夏接连交战,而后又奔赴河东作战,士兵们早已精疲力竭,厌战情绪渐起,此时退兵,可使将士们得到休整,缓解疲惫状态。

    而且此时的辽国,国力虽呈衰退之势,却依然是当世的一流强国。只因北方女真等部落频繁侵扰,其国内精锐尽被调往北方镇压,武植才得以率军屡战屡胜。

    但武植深知,若辽国察觉南方局势危急,定会抽调精锐回师南下与宋军交战,届时战事必将艰难困窘。故而朝廷此时下令撤军,恰合武植心意,如此也可等待日后时机,再展身手。

    于不利处来看,胜利已然在望,却被迫半途而止,此前拼搏而来的战果难以拓展,那些于战斗中牺牲、负伤的将士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尚未得到相称的回报,这让武植及其麾下众将士皆心有不甘。

    尤其是麾下的将校们,必定会对朝廷生出不少怨言,只是碍于军令,只能将这股不满暂且压下。

    武植一行人日夜兼程,经历十日跋涉,终于抵达了汴京城。他望着眼前这座熟悉的都城,心中感慨万千。

    虽说只是短短数月的分别,可期间经历的诸事却如此的跌宕起伏,先是自己领兵与西夏交战,打得西夏叩首称臣,而后又挥师东进河东攻入辽国境内,这些场景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恰似在昨日刚刚发生。

    此时,城门口处已有一众官员等候迎接武植及童贯一行。武植抬目望去,一眼便看出那领头之人韩忠彦,而在韩忠彦身旁,武植意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师叔苏辙以及赵挺之。

    见众人在城门等候,武植也不敢怠慢,迅速和童贯等人下马,疾步朝他们走去。

    武植虽在边疆领兵作战,但身为重要的边关统帅,朝廷有大事都会传信于他,对于朝中官职以及职位的变动也有所耳闻。

    此时的韩忠彦已升任右相,其职位乃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挺之已晋升为副宰相,职位乃是尚书左丞。

    而自己的师叔苏辙,也已官复原职,担任御史中丞,韩忠彦、赵挺之以及苏辙三位,俱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皆可谓朝廷重臣。

    武植快步走到几人面前,拱手施礼,高声说道:“见过韩大人、赵大人。”

    接着,他转向苏辙,语气诚恳且尊敬:“见过师叔,许久不见,师叔别来无恙。”

  
新书推荐: 我的七把神剑会说话 时空乱叙 我的词条不可能这么正常! 青春期发疯组团重生 穹顶:2084 荒村血祭 七零嫁不育军官,军嫂多胎被宠翻 绝密:代号半仙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蹲守吃瓜 八零不孕被嫌,重生高嫁你后悔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