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路大军

    西路军在擅长骑兵作战的王天各统领下,一万五千精骑于大同集结,马蹄声声,气势非凡。

    他们即将踏上征程,穿越那广袤无垠、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蒙古草原,迂回至盛京西侧。

    西路军的优势,在于其机动性堪称一绝。

    一旦踏入草原,他们便如疾风般掠过,骏马嘶鸣,沙尘飞扬。凭借这超凡的速度,他们能迅速绕到满清后方,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精准切断满清的补给线和退路,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王天各深知此次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重若千钧。

    他将自己关在营帐中,反复研究那一幅幅地图,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都被他烂熟于心。

    他精心规划行军路线,每一处转折、每一段路程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避开满清和蒙古部落的眼线,像隐匿在黑暗中的猎手,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敌人后方,给予致命一击。

    王克亲自率领的中路军,无疑是明军的核心主力。

    三万大军,阵容庞大,气势磅礴。

    其中既有手持长枪、盾牌,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兵,又有骑术精湛、灵活多变的骑兵,更配备了火力强大、威慑力十足的火器营。

    中路军从北京拔营而起,军旗猎烈,直逼盛京。王克早已精心布局,将火器营部署在最前方。

    战斗打响之际,随着一声令下,火器营率先发动攻击。

    一门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满清的防御工事,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瞬间对满清的防御工事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在这强大的火力之下,满清的防线土崩瓦解,士兵们士气低落,惊恐万分。

    紧接着,步兵们手持长枪、盾牌,步伐整齐,组成紧密的方阵,稳步向前推进,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坚不可摧。

    骑兵则在侧翼严阵以待,他们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战场局势,一旦敌人防线出现破绽,便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迅速扩大战果,杀得敌人片甲不留。

    为了确保补给线的畅通无阻,王克在关内精心设立了多个物资中转站。

    一时间,关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大量民夫和车马被征调而来,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兼程,将粮草、兵器、箭矢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外的前线。

    同时,王克还安排了一支精锐部队沿途护卫。

    这支部队纪律严明,警惕性极高,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满清小股部队的偷袭。

    这条补给线,承载着明军的希望,是明军的生命线,王克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过问,力求万无一失。

    在外交方面,王克同样积极行动起来。他挑选了一批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使者,派往各个蒙古部落。

    使者们携带丰厚的礼物和王克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外交征程。

    在信中,王克言辞恳切地向蒙古部落阐述了大明的和平诚意。

    他承诺,只要蒙古部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大明定会给予丰厚的贸易优惠,开放边境互市,让双方互通有无,共同繁荣。

    对于那些与满清关系密切的部落,使者们则晓以利害,言辞犀利地直言满清败局已定,继续支持满清,无疑是飞蛾扑火,只会引火烧身,让自己的部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出征的日子日益临近,王克再次来到校场。

    校场上,士兵们整齐列队,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长枪如林,军旗飘扬。王克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是大明的希望,是百姓的依靠,是守护天下的钢铁长城。

    他登上高台,身姿挺拔,声音激昂:“将士们,我们即将踏上决胜之路!这一战,将彻底终结满清的残暴统治,还天下以太平!为了大明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让我们奋勇向前,不留遗憾!” 士兵们听后,群情激奋,齐声高呼,回应震耳欲聋,士气达到了顶点。

    他们的呐喊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而在关外,满清也察觉到了明军的战略意图。

    康熙与布木布泰神色凝重,紧急召集将领,商讨应对之策。

    他们深知,明军来势汹汹,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抵挡。

    为了抵御明军,他们必须利用关外复杂的地形,在险要之地设置多重防线,层层阻击明军。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与蒙古部落的联系,试图说服更多部落出兵相助。

    他们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恳切的言辞,前往各个蒙古部落,期望能组建起更强大的联盟,共同对抗明军。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被镀上一层金黄。

 
新书推荐: 都市寻宝记 皇贵妃假死后,皇上要退位 逆尘天尊 天地洪炉之九度空间 蜀山双英传之宝儿 理性天才,你说我是疯批?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发疯了 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 东北道门阴阳路 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