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指着守门的副都尉,对李神通说:
“淮安王,你来评评理,我是金吾卫中郎将,他凭什么拦着我?”
“这不怪他,这是陛下的敕令,尤其不准你的护卫进去。
你非要带人进去,最多只能你的两个女护卫进去。”
“这还有没有天理啦!” 李恪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我的护卫咋啦?他们穿的不是官服吗?
万一我进去被刺客盯上,谁来保护我?”
副都尉在心里疯狂吐槽:
“谁敢刺杀您呐?这可是皇城,又不是刺客老窝。
我看啊,倒是您更像要去刺杀哪个官员。”
但这话他只敢在肚子里嘀咕,脸上丝毫不敢表露出来,眼巴巴地瞅着李神通,就盼着他能帮忙说句话。
毕竟在皇城混的人都清楚,蜀王那可是出了名的不讲道理。
自己不过是个小小守门的,之前还被这蜀王给推倒过呢。
李神通一看这局面,赶忙出来替副都尉解围:
“蜀王殿下,你就别为难他这个守门的小都尉啦。
这样,你要是想带人,我从自己那儿调人来保护您,成不?”
李恪嘴巴一撅,满脸不情愿:
“那可不行!他们又不是我府上的人,我信不过。
万一真有刺客来了,他们脚底抹油不管我咋办?”
李神通被李恪这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瞧您说的,这天下哪来那么多刺客呀。
再说了,进皇城的人,除了金吾卫,谁都不能带兵器。
就算真有人想刺杀您,他没兵器,拿啥刺呀?”
李恪眼珠子一转,继续胡搅蛮缠:
“那万一刺客就是你金吾卫的人怎么办?”
“金吾卫更不可能啦!金吾卫的职责就是保卫皇城,怎么会干这种事!”
可不管李神通怎么说,李恪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我就是觉得不安全,反正我信不过不认识的人。”
“这样,我派我的亲兵给你当护卫,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敢对图谋不轨的,我死这行不行。”
“不行,你死了有什么用?我又活不过来。”
“得得得,我重新说。
但凡他们不听你的话,我立马死在这儿,这下总行了吧?”
李神通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李恪实在没理由再拒绝,只好不情不愿地说:
“那行吧,看你面子上,就这么着。”
紧接着,李神通招来十名亲兵。
这些人可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老部下,是从他的食邑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全家老小都在李神通的食邑里,那忠诚度绝对杠杠的。
其实李恪的锦衣卫也该按这标准选人,带兵的将军们挑亲兵,也是这么来。
就连守卫东宫的士兵,清一色都是李世民做秦王那会儿食邑里出来的。
在唐朝,这样的士兵被叫做部曲,身份半公半私。
就这么着,李恪带着青衣、苏敏,再加上李神通的十名亲兵,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户部。
这十名亲兵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户部的官员们吓得都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站着,偷偷观望。
李恪熟门熟路,很快就来到了户部金部司的院子。
张路被金吾卫士兵,像拎小鸡似的拎着出来。
李恪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脸上露出一抹得意又带着几分促狭的笑容
“哟呵,这不是张举子嘛!好久不见呐,别来无恙啊?”
张路面红耳赤,又羞又气,拼命挣扎着想摆脱金吾卫的钳制。
可无奈被抓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分毫。
“蜀王殿下,您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我到底犯了啥罪,要遭这样的对待?”
李恪迈着四方步,慢悠悠地绕着张路转了一圈,上上下下打量个遍,嘴里还发出 “啧啧” 的声音:
“哼,你还敢问我为啥?
你在西市干的好事,别以为本王不知道!
鼓动那些建材掌柜抬高砖价,不给我供货,你说,这该当何罪?”
张路心里 “咯噔” 一下,他明白这是蜀王故意找茬,不过还是强装镇定,挺直腰杆说道:
“殿下,您可别冤枉好人。我是奉了朝廷的命令管理西市,调整价格是为了让市场重回正轨,怎么能说是扰乱呢?”
李恪鼻子里 “哼” 了一声,满脸不屑:
“正轨?我看你分明是别有用心。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