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安西扩军

    冬季春季用兵属于常识。

    因为对于游牧部落来说,冬季是最难熬的季节,极寒的天气会把人畜冻死,所以需要找一个向阳且避风的山谷猫冬,也即所谓的越冬营地。

    部落在越冬营地猫冬时,最容易被敌人一锅端。

    但好在冬季的大漠不仅冷而且常常有大雪封道,所以要想在这种极寒天气跨越千里甚至数千里进攻部落的越冬营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冬季的游牧部落没法跑,春季的游牧部落则是跑不动。

    因为到了春季,游牧部落的母畜大多都会大着个肚子,根本跑不动。

    一旦因为强行迁徙导致母畜出现大面积的滑胎,又或者生下的幼崽因为跟不上迁徙脚步而大面积死亡,就会对部落的生存构成致命的威胁。

    对于这点,不只王臣知道,李晟、郭曦甚至李适他们都知道。

    “那就明年开春之后发兵。”李适点了点头,又道,“只不过,削藩建府之后就要把三万卢龙精锐募兵迁往西域充为府兵,如此一来幽州镇就再无精锐老卒,所以能不能从安西六镇中抽调一个军团充实幽州节度使府?”

    李适这完全就是商量征询的口吻,给足了王臣面子。

    该说不说,李适也是真的想通了,并没有过于纠结皇权独尊,说白了安西、河西甚至于陇西都是王臣夺回来的,河朔三镇也是王臣带兵平定的,甚至于就连藩镇割据这个毒瘤也是王臣一手铲除的,论威望论实力,王臣已经足以取代李氏。

    反正从李适的视角,王臣翻手间就能倾覆李唐江山。

    河朔三镇那么难缠,都被王臣兵不血刃就轻松平定,陇西李氏虽然有天命,可是有天命并不意味着就不可以取代,当年弘农杨氏不也是天命加身,最后照样被李氏取代,所以如果王臣真想要篡位,已经没有人能阻止得了。

    但是王臣并未篡位,反而给予李唐皇室足够的尊重。

    献俘阙下仪式以及麟德赐宴上的超规格礼遇,既是李适想要表达感激之情,同时也是针对王臣的试探,李适也想要看看,王臣在立下了大功之后,会不会生出骄横之心,又会不会生出取代李氏的非份之想?

    事实证明,李适的担心是多余的。

    王臣对李氏仍然保持着足够尊重。

    所以,李适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只要大唐还是大唐,李氏还是大唐的皇族就足够了。

    李适的处事方式跟李豫还是不同,李豫当年也遇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难题。

    当郭暧对升平公主说出你阿爷能当上皇帝,是因为我阿爷不稀罕当皇帝时,李豫表面上对升平公主说,你家郎君说的并没有错,但是转过头就剥夺了郭子仪手中的兵权,那之后对郭子仪也是又用又防,反正就是各种纠结。

    相比之下李适的做法就坦荡得多:我就是信任王臣!

    王臣也是投桃报李,给李适更多:“一个军团怎么够,还是抽调两个军团吧,焉耆军团跟随郭大都护移镇幽州,于阗军团则转隶河东节度使麾下,出缺的焉耆军团以及于阗军团可以从迁徙至安西的府兵之中重新编练成军,仍然为六个军团。”

    郭昕转任安东大都护兼幽州节度使后,肯定要带走一个军团,这没什么说的。

    将于阗军团整体转隶河东节度使麾下,一是为了让李适安心,二是答谢马燧,感谢马燧在平定河北之战中给安西军所提供的帮助。

    火炮扩散是必然的,不能一直是安西军独有。

    而且把这两个军团交给郭昕还有马燧也是最为稳妥的。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郭昕和马燧都是大唐的铁血忠臣,除非王臣真打算造反,否则就永远不会在战场之上与郭昕、马燧的人马为敌。

    见王臣如此之大方,李适便也继续给予回应。

    李适已经给不了王臣更高更尊贵的爵位官衔,但是可以给他名正言顺的编制。

    李适道:“如今安西都护府辖地数千里,六个军团似已经不足,不如每一个镇辖下各编练三个军团?一曰重装,二曰轻装,如此方足用!”

    即便一镇三个军团,六镇也不到三十万军队,并不多。

    “圣人明鉴。”李晟和郭曦忙不迭的表态支持,“安西六镇必须扩军!”

    因为安西原本就只有六个军团,郭昕带走一个,王臣又送给马燧一个,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四个军团,而且据说其中的两个军团还是新编军团。

    所以安西军不扩充,也就没有他们两个什么事。

    只有安西六镇从现在的六个军团扩充为十八个,陇右节度使府和河西节度使府才有可能各分到一个,甚至两个,这样一来,将来发起攻灭吐蕃之战时,河西军和陇右军就有机会混上一个主攻,不至于只能留在外围敲边鼓以壮军威。

    王臣闻言苦笑摇头:
新书推荐: 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 极乐合欢功 开局木筏:靠万倍增幅征服世界 人在安岭,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平凡少年修仙奇遇 玄幻:反派的我彻底摆烂 无限流我觉醒了系统 战锤40k灰烬编年史 365天疯狂相亲计划 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