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千里战线

    随后。

    大家前往侧殿用膳。

    饭菜很丰盛,却不显奢华,大多是本地的一些特色吃食。

    其中有数道豆腐做的菜肴。

    据说。

    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倍受当地百姓喜欢,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

    最具特色的一道小吃就是——“豆腐脑”。

    口感细腻,味道鲜美。

    搭配蒜泥,豆豉,香油等调料,其味更加美妙。

    另外。

    还有烧饼,糯米圆子等传统吃食,以及一些河鲜。

    野生河鱼,河虾,河蟹经过烹饪,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喝的酒是淮南郡当地的米酒,因淮南王刘安特别钟爱,被当地百姓称作——“王酒”。

    酒水微黄,烫过后酒气颇浓,尝起来香甜无比,特别好下肚。

    “此酒不错,难怪淮南王喜欢!”

    宇文衍和众臣喝了一杯,放下酒杯夸赞道。

    作为当地父母官,慕容三藏顿感脸上有光,拱手谢过皇帝赞许。

    小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随意,端起碗,开始大口干饭。

    他的胃口向来很好,也不挑食,吃什么都香。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也多。

    盛汤用的大海碗,不论是米饭还是面食,每顿吃一碗不在话下。

    饭后。

    宇文衍在众人陪同下登上城墙。

    龙武卫第一时间接手了寿县城防,按照皇宫规格布置。

    城外还有近万军士护卫。

    内外结合,形成了数道铜墙铁壁般的坚固防御。

    城墙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城门楼还架设了八牛床弩。

    这种既可单发狙杀,又能多矢齐射的远程大杀器,用于城防再好不过了。

    士卒看到天子驾临,全都立正敬礼,眼神中闪耀着崇敬的光芒。

    宇文衍下过一道诏令,凡当值在岗军士,见圣驾只需要敬礼即可,不必单膝跪地,拱手见礼。

    小皇帝点头示意,有时还驻足询问几句。

    “陛下,此地当真是好啊,二水交汇,交通便利,民风质朴,还是鱼米之乡……”

    韦孝宽立于城头,略显沧桑的脸上尽是欣慰之色。

    “好山,好水,好风光,这还是郧国公六年前伐陈的功劳呢!”

    “对了,如今身临其境,和朕好好说说当初的寿阳之战!”

    那次出征,宇文衍让王鹰,元氏兄弟,李药师以及三十名暗卫随军历练,增长见识。

    暗卫提前潜入城池,获取情报,为攻城贡献了一份力。

    城破后。

    王鹰在千军万马中小试岳王枪之威,直接挑杀想要突围的守城主将。

    元氏兄弟也有英勇表现,最先冲锋入城,数十斤的双锤和狼牙棒杀得陈军人仰马翻。

    李药师在乱战中推开郧国公,惊险躲过敌军冷箭。

    说起当年的战事,全在笑谈中,已经没有了战场上冷血残酷的气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当年的小屁孩如今都成先锋将军了……”

    韦孝宽看着朝气蓬勃的李药师,仿佛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郧国公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在您面前,吾等永远都是孩子!”

    你看看,这就是现在的李药师,谁还敢说他情商低,不会做人?

    比起历史上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只顾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军神”,性格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这孩子……”

    韦孝宽笑颜逐开,心里很是受用,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

    这几年来。

    他也在有意栽培小李靖,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军事经验悉数传授。

    李药师神童之名也不是虚的,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一点就通。

    能得到“大周第一战神”的指点,那是多少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事情。

    何况韦孝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说是他的关门弟子都不为过。

    第二天。

    李药师率领三万军队返回扬州。

    行军总管王鹰、元威率军两万南下庐州,与当地驻军合兵一处,训练待命。

    本来,宇文衍想把行台南移至庐江城,滕王,韦孝宽,王鹰等人均竭力反对。

    那里离长江太近,一旦战事不利,遭陈军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小皇帝无奈,只得作罢。

    十月底。

    中路行军元帅王轨抵达江陵,原西梁主萧琮与他同行。
新书推荐: 斩神:开局复活术,我要你站起来 是勇者就上1000层 主播轻点撩,神豪受不了 高职务倾心钟小艾,侯亮平气疯 夜域余晖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创生之环 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 极乐合欢功 开局木筏:靠万倍增幅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