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 第468章 汉军撤走,是真是假?

第468章 汉军撤走,是真是假?

    章武二年,四月。

    杨翦得家书,得知孙尚香,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

    内心除了喜悦,就是大大的疑惑。

    他家小子,貌似很多。

    等看完书信,知晓刘曦已经代他,将孩子取名为杨战。

    杨翦书信回应,表示无碍。

    待写了一些小事,便让人将回信,送往襄都去了。

    同月。

    徐庶命人前来,将渭水一事,告知给杨翦。

    眼下。

    夏侯惇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潼关外的马超魏延身上。

    曹丕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虎牢关外的杨翦张飞赵云身上。

    而徐庶,现已在渭水。

    并且顺着渭水,朝虎牢关的方向,走了好几百里。

    如今徐庶,已将上游的河渠掘开。

    只要等汛期一到。

    渭水汛期所形成的大水,便能顺着被掘的河渠,冲向虎牢关。

    杨翦所要做的,就是领兵马,去高处暂避。

    以防被大水淹没。

    得到徐庶的提醒,杨翦赵云张飞领兵马,退至高山处。

    这让虎牢关内的曹丕,是一脸诧异。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汉军竟然主动退离了虎牢关,这是要玩什么把戏?

    “汉军退离虎牢关,不知是为何?”曹丕看着下方文武,说道。

    “禀陛下,会不会是汉军自知拿不下虎牢关,便收兵撤离了呢?”曹真拱手,朝主位上的曹丕,如此道。

    曹丕不语,看向其他人。

    张辽、徐晃、张合等众人,除了一脸严肃,并未有谁谏言。

    司马懿的目光,则看向华歆与王朗。

    这时,华歆出列,拱手道:“陛下,曹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这汉军定是攻不下虎牢,便率先收兵了。”

    王朗附和:“这极有可能,虎牢关不愧是天下险关,汉军想强取下,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汉军有自知之明,知晓不可取,便先收兵了。”

    许褚这时道:“陛下,这汉军或许真是如此!自知拿不下虎牢,便收兵退离了。”

    见许褚这么说,曹真、郝昭等将,纷纷附和起来。

    曹丕闻言,眉头紧皱在一起。

    难道真的是因为虎牢关难取,汉军便收兵撤离了吗?

    “仲达,你以为汉军为何收兵后撤?”曹丕朝司马懿问道。

    “禀陛下,汉军之所以后撤,恐怕不是收兵。”司马懿说道。

    见司马懿这么说,众人面露疑惑。

    “为何如此说?”王朗朝司马懿问。

    “哈哈。”司马懿笑了笑:“这汉军之所以撤走,或许是想引陛下出关,亦或许是有奸计,诡计欲施,因此汉军才会故意撤走,正因如此,我才会这般说。”

    “仲达,莫非是猜出了什么?!”王朗惊讶问道。

    闻言,曹丕等众人,看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见状,果断的摆摆手。

    眼见众人面露不信之色。

    司马懿缓缓道:“在下也只是猜测,汉军何故而走,在下又岂会猜出一二。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要多加小心,杨翦此人诡计多端,可不能轻易上当!”

    不等其他人说话。

    张辽便附和道:“陛下,诸位同僚,此言有理!我等不可因汉军收兵撤走,便松懈下来,先派斥候查探,等到消息后,再做打算。”

    徐晃点头:“文远所言极是,正所谓,兵不厌诈,汉军之所以撤走,定是欲引我等上钩,若现在出城,必中汉军圈套,在下以为还是守于关内,莫要轻易出关。”

    张合附和:“二位将军之言,有理!有险关拒敌,我等只需守内,便可拒敌于外,待耗尽汉军粮草,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了三将之言。

    华歆与王朗,默默点头赞许。

    曹真拱手:“陛下,我等还是守在关中,莫要轻易出关了。”

    郝昭拱手:“陛下,守于关内,总比出关中计要好。”

    见多数人,都表示不能轻易出关。

    曹丕想了想,看向司马懿:“依仲达看来,朕最好待在关中?”

    司马懿拱手:“陛下,待在关中,总比出关中杨翦之计要好。”

    许褚这时嚷道:“这有何惧?若遇杨翦,俺愿与之一战!”

    曹丕见状,摇头道:“欸,虎侯老矣,今杨翦正值壮年,武艺超群,曾经的虎侯都奈何不得杨翦,何况还是现在…”

    许褚闻言,心里有些不高兴:“陛下,俺虽年老,可本身武艺,不减当年!何必
新书推荐: 慕容星君 风雨兼程的逆袭路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不当大家闺秀后,我打遍全京城 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 阴阳典当 独家婚宠:老公大人有点萌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原神:不会做反派,但我会惹情债 末日,我创造了第五天灾!